登录注册
专家解读近期中药集采政策会议纪要
八极游
不要怂的小韭菜
2022-11-07 17:10:06

专家解读近期中药集采政策会议纪要

 【要点总结】

价格方面,预测头部企业的降价规模会控制在25-30%以内,不超过30%。规模稍小、有优势品种的企业,降幅30%多。同时,降价幅度不代表医院的采购价格也会降这么多,对毛利的影响相对可控。量的分配方面,并非价格低就一定拿多量。分量的执行细则还未确定。中药目前还是处于价格逐步上涨的过程。即使不集采,短期的趋势也不会变。医疗机构如果都去采购选货,价格会和原来基本持平,或者略高一点。民营医院没有参与联采,仍在原有的供应链体系中。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格会降到和民营医院接近。目前集采对民营的影响非常有限。集采政策现阶段是打通模式为主,不多考虑民营。模式打通后,中医的影响力起来,对民营有好处。

【政策介绍】

国家一直鼓励中药中医产业的发展。2020年上半年,我们在国内若干省的公立医院里做中药饮片的质量抽查时,发现实际入库的饮片质量等级不太高,合格率勉强达到70%,近三成不达标。2020年6月,由山东省医保局牵头,于7月份组成中药饮片的集中带量采购12省联盟,推动集中采购以及推广优质药材。2020年9月书面呈报给国家总管局和国家医保局,得到这两个部门的批复支持。2021年年末,与“三明联盟”融合,提供技术支持。目前,2022年3-7月联盟区的15个省的几千家公立医院进行了报量,10月31日发布中药饮片集采的项目征求意见稿,11月4号截止了征求意见稿,整体方案成型。会尽快地启动项目。

 【Q&A】

Q:中药饮片的国内市场格局?头部产家的产能和毛利率?

A:国内市场格局:国内狭义的中药饮片规模近2000亿,有四千到五千玩家,营收规模超过10亿的可能不超过5家,集中度非常低。各省在自己范围内有自己的炮制规范和质量标准,各个省之间标准不完全一致,也有地方保护的原因,很多企业没有办法一套产品铺开全国。

产能:中选的规则上,入围比例25-30%。整体规则倾向于存量规模大、供应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强的企业。中选上限50家,如果最终中选是40-50家,产能不是太大问题。目前限制企业生产规模的是质量标准问题。

毛利:平常所讲的中药饮片企业的毛利15-20%,和化药企业不一样。其他企业比较关注资本口径,高毛利、高支出。中药饮片在供应医院有不低的营销费用,会把这个算成成本。15%-20%的毛利是供应企业兜里留下的,主要覆盖人工成本、资金成本、损耗和利润。

 Q:厂家的中标策略?

A:取决于规则。无论是国家级别还是山东省,都很关注这个政策。核心是要提升产品的质量等级,鼓励头部企业可以跨区域发展,让产业链的头部企业能做的更大,有机会把中国的饮片市场做到国外去。

招标规则非常照顾市场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标准中有35分涉及存量的销售规模、覆盖的医院数量这两个维度。包括中药饮片的种植基地和溯源技术,一般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才有这个能力。涉及价格的给分比较低。

大企业和小企业策略不同:存量规模比较大的头部企业,现在的策略在最高限价的基础上象征性略降,确保能入围到第二轮,在第二轮求稳的话会再降20%来确保中标,综合下来降25%左右;中等企业如果大幅降价有机会进来,但第二轮降价难讲,比较难做,总体幅度会略大;小一点的企业,机会就比较小了。

 Q:降价幅度差不多20%-30%。大企业在供应能力有优势,降价幅度可能更小。企业参与度上,是否存在参与的都是头部比较大的企业,小企业不参在问题?

A:也不一定。很多中等规模的甚至小一点规模的企业,可能全品类没有优势,但有优势品种。因为规则是按产品中选,所以在1-2个单品有自己的供应链能力,是有机会去竞标单品的。

至于降幅,方案设计中有质量等级的概念,分为统货和选货(更高质量等级)两级。而医院有25%的毛利加成,他们会主动够选货来提升质量,最终在采购价上可能体现不出降价,有些产品采购价格可能会提升。不能单纯地说降幅是多少就挤压多少毛利。

 Q:医疗机构端,公立医院和民营机构在采购中药饮片时的成本差距?

A:差距挺大。民营医院是纯市场化的模式,各个环节做的很到位,中间的价差都是收入,没有25%的加成概念。公立医院固定了25%,加上其他因素,使其采购价明显偏高。同一个区域,质量类似的医院,采购同产品的价格甚至可以相差1-2倍,存在原因,非能力问题。

如果拿接近市场化的公立医院的采购价和民营医院比,公立医院的进货价起码比民营高20%-30%。并且民营医院的销售价更高,因为其市场化运作更强。

 Q:对于民营医院,降价后的价格水平和原来的采购价的差距?

A:民营医院没有参与联采,仍在原有的供应链体系中。

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格会降到和民营医院接近。

 Q:有医保定点机构,可刷医保产品的大型民营能不能降低成本?

A:当前方案是公立医院强制,民营及非公立机构自愿。有医保的民营医院多以个人账户为主,能用医保统筹报销的比例非常小,某头部大型连锁医管的统筹账户支付比例大概15%。对于民营机构里可刷统筹账户的部分,以后可能联动,但目前没有,因为目  前民营医院的采购未联动、报销未联动。

目前集采对民营的影响非常有限。集采政策现阶段是打通模式为主,不多考虑民营。模式打通后,中医的影响力起来,对民营有好处。

 Q:饮片的集采政策会不会延伸到配方颗粒?

A:虽然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管理是一样的,但逻辑完全不一样,中药饮片决定了整个中医的诊疗水平。配方颗粒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标准问题,国标在逐步制定。标准一致后,才有配方颗粒集采的可能。时间还会有点长。

目前配方颗粒是纯市场化产品,一是单价高,绝对的毛利额高,对医院比较有吸引力;二,它是单一企业供应,容易做营销工作。配方颗粒的标准化程度非常高,比中成药、医用耗材都高。

 Q:医院可能倾向于质量标准更高的选货,未来中药饮片的价格是否会稳步提升?

A:中药目前还是处于价格逐步上涨的过程。即使不集采,短期的趋势也不会变。

医疗机构如果都去采购选货,价格会和原来基本持平,或者略高一点。

由于产品的质量等级更高,患者的病程包括并发症、有效性各方面来讲会提升,患者的支出可以控制下来。对于整个产业是质量导向的过程。现在很多医院的药都不合格,这个还是性价比的问题,整个的价格会往下走的可能性很小。

 Q:中药饮片的价格是否会往配方颗粒的价格靠拢?

A:饮片和配方颗粒的价格至少差30%以上。饮片价格上走,配方颗粒会同步上走,这是配方颗粒品类存在的基本逻辑。

 Q:目前质量等级是2级,未来等级划分会不会更细?

A:方案最初的质量等级是3-4级,方便各区域的医院按各自需求选购。由于这是第一次的集采,会放宽一点,后面会拉开质量等级。

国际上,中药的市场份额大,但绝大多数为国外企业。原产地、种植基地是国内的,只不过我们之前没有能去和外面企业竞争的机会。以后优质饮片还是会以高价格销售,以价值导向销售,去竞争外面的市场。

 Q:饮片分级后的产品均一化如何考量?

A:饮片质量等级的维度包括:理化性质、有毒物质农药残留、外观。有明确的指标但各省不一致。本次联采,就是要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

执行的难点在于保证日常监管中每一次供货都是一样的质量等级。目前在产品的配送体系中有新设计三方的质量检测体系,质保仓会把中选企业的货进行第三方质检,再配送去医院。投标的样品会和对应的质量等级对照,其中包括质量保险等一系列方案。这个在征求意见稿中大家还未看到。

 Q:集采后带量预估?

A:原来的患者继续使用饮片,方案不会影响患者决定。

有影响的是饮片的有效性、诊疗效率提升,会有更多患者选择使用中药。这一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Q:中标的价格规则?结合具体品类谈谈中选降幅?

A:集采只有生产企业才能够参与。华润、上药等纯配送企业不能参与,这点与西药的集采规则一致。

企业中选分为入围、企业竞价和中选两个阶段。

核心是入围阶段。有四个部分的评分机制:1)企业在联盟区域的存量业务规模。包括之前供应的销售规模和覆盖的医院数量两部分。35分。2)企业的供应和质控能力,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数量以及产品溯源能力。25分。3)价格。15分。4)企业的硬件。检测设备、生产设备、专业人员数量。5)加分项,承诺偏远地区的供应配送。覆盖新疆、西藏、内蒙等地区。大的扣分项,如果关部门检查产品时的不良记录。百分制打分,降序排列,入围比例有阶梯。最高一档是22家企业以上,入围比例30%,上限50家。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数量一定会超过 22 家,最终大概就是 30% 的入围比例。

第二阶段才是竞价。如果企业在第二轮报价低于最高有效价格的20%,必入选。预测头部企业的降价规模会控制在25-30%以内,不超过30%。规模稍小、有优势品种的企业,降幅30%多,不会太多。同时,降价幅度不代表医院的采购价格也会降这么多,对毛利的影响相对可控。

 Q:第一轮的价格策略?

A:淘汰主要是在第一轮有淘汰。第一轮的价格策略,头部企业不会降价或者象征性的降价。中部企业会有降幅。

每个企业在报价前能拿到1)企业的存量规模的数量,就是医院报价的数量,2)存量这部分的分数排名。第一轮大企业大致能算出入选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策略。中等企业会比较难。

 Q:第二轮的价格策略?

A:第二轮淘汰的比例会很低。中选规则是降20%必中选,或者你的报价不高于企业最低报价的20%同时你不是降幅最小,也可以入选。这是等额的。

第一轮报价后,大家会知道了平均价,大部分企业求稳还是会降。

 Q:最低价的价差的比例的设立的原因?

A:担心价差过大;如果没有这一项,用末位淘汰,很难控制价格,有可能比之前高。

 Q:中药饮片集采的宏观考虑?

A:国家对于中医中药的扶持力度大,之前价格上去来但质量和诊疗水平不够,需要其他策略来解决。希望通过标准化,扶持头部企业,市场更集中,有机会竞争外面的市场。存在内需动力不太足。

 Q:条款上,第二轮降价是参照最高有效申报价降20%还是参照第一轮的价格降20%必入选?

A:最高有效申报价是第一轮的平均值。应该是参照最高有效申报价降20%必入选。

 Q:关于量的分配,第二轮中是否存在报价低得不到更多的量?

A:是的,并非价格低就一定拿多量。分量的执行细则还未确定。价格低极有可能是中小企业,供应体系上可能会出问题。

 Q:降价幅度就是出厂价的降低吗?

A:是的。中药饮片公营企业少,是由饮片厂直配。西药需要经销商垫资和入院工作,中药的入院工作是直接做的,也无公司做垫资,对中间商的商业需求不强烈。

 Q:毛利和净利润差不多,因为费用已经扣在成本里了。如果降30%,大企业的净利润率的下降幅度明显对吗?

A:大企业的营销费用不低,营销成本包含很多。集采后这部分营销成本不需要付出,对毛利润的挤压不明显。

医院的差异存在。医院希望保证采购价格不降的,医院会够质量更好价格更高的。

 Q:限价如何定的?和目前各个地区的价格比如何?

A:基于今年3-7月医院的报量来的。在此基础上上浮一点,发征求意见稿后征求意见得出。价格是二三线城市的三甲医院的价格,省级医院达不到。相对温和的价格,没有在限价上坎得狠。

 Q:产品的价格跟现在的饮片企业的平均售价来讲,它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

A:中医院体系里的价格基本持平,算上零售价格更高,企业可承受。

 Q:选货的毛利高一些,降价后能赚钱吗?

A:扣掉营销费用,目前大部分卖统货,毛利在15%-20%,营销成本下面还有一部分。如果大部分卖选货,毛利会升10%。

 Q:第一轮会不会有搅局者,报价很低,拉低平均价,导致第二轮被迫需要降很多的价格。

A:理论上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有一定的存量分且有规模的企业的报价才有意义的,中等的企业才有机会。

平均数上,第一轮入围是30%的比例,目前参与的已经过200家,总体来讲入围基数比较大,一家的报价拉低对平均数不会影响过大。

 Q:两个质量等级是分开竞价的?

A:是的。

 Q:配方颗粒做集采方案会不会参与中药饮片的集采方案,照顾规模企业?

A:更多会参照西药模式。

 Q:山东省省委书记参与是否为个例?

A:从三明联盟对其他药品、两任来看,都没有这么高的领导参与的。国家层次上是想走出去、做产业化提升。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红日药业
S
华润三九
工分
0.5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