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纪要】三峡能源(600905)会议纪要20240509
慧选牛牛
买买买的机构
2024-05-09 16:52:33

公司经营情况概览:1)装机:2023年,新增装机容量1353.56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004.44万千瓦;装机构成中,风电装机容量1942万千瓦,光伏装机1982.42万千瓦;海上风电并网装机总规模49.16万千瓦。2)发电量:2023年,公司发电量551.79亿千瓦时,同比+14.12%。其中,风电发电量389.56亿千瓦时,同比+14.75%(海上风电126.06亿千瓦时,同比+11.21%);光伏发电量153.54亿千瓦时,同比+14.23%。3)市场电交易:公司在23个省区参与电市场化交易,结算交易电量达到260.78亿千瓦时,占公司上网电量48.63%。4)公司深度参与碳减排资产、绿电、绿证交易,增收超2.45亿,在江苏、安徽、山西、甘肃等地签署长周期的绿电协议,合计锁定增收超过1.7亿。公司未来发展规划:1)装机:预计2030年新能源装机超12亿千瓦。2)资本性支出计划:三峡能源资源储备超1亿千瓦,在建项目超1800万千瓦,未来资本性支出将处于相对高位,判断可能未来每年投资支出在400亿元左右,每年新增装机规模在500万千瓦以上。【领导致辞】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重要机遇期。加快发展新能源,不仅是有效减排降碳、保障能源安全的内在需求,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风光发电成为我国新增装机的绝对主力,到今年一季度末,公司风光新能源装机已经突破了11亿千瓦,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突破13亿千瓦,占整个装机的40%。新能源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三峡能源是中国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过去一年,我们抢抓发展机遇,服务双碳目标,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公司经营业绩及核心能力稳步提升,入选国资委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双百企业名单。公司围绕风光三峡海上风电引领总战略,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及沿海走廊为布局重点,加快陆上新能源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开发,到去年年末,公司并网装机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同比+51%,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约550万千瓦,继续保持国内第一;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内蒙古库布奇大基地先导工程顺利并网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为沙漠治理贡献三峡方案。公司积极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持续布局氢能等未来能源产业。全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成功产氢全容量并网。同时,公司还在持续推进光伏+全钒液流储能、光热+光伏等科技创新示范应用。展望未来,风光无限,公司对三峡能源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郑重承诺,三峡能源将继续立足绿色发展,坚持诚信经营、规范治理,履行社会责任,全面推动ESG实践,加快打造核心竞争力,持续以自身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优异的业绩,回报投资者的支持和信任,为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公司业绩总览】公司概览:公司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水利部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2008年并入中国三峡集团,2010年6月,公司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2020年6月,公司正式登陆沪市主板。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目前业务已经覆盖了30个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装机规模和营运能力位于同行业前列。截止2023年末,公司并网装机容量达到了4004万千瓦,同比+51%;公司员工人数达到6154人。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股本为286.23亿股,控股股东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合计持股比例为52.54%。经营业绩概览:装机及发电量方面,新增装机容量是1353.56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004.44万千瓦;装机构成中,风电装机容量1942万千瓦,光伏装机1982.42万千瓦;公司全年完成发电量551.79亿千瓦时,同比+14.12%。其中,风电发电量389.56亿千瓦时,同比+14.75%(海上风电126.06亿千瓦时,同比+11.21%);光伏发电量153.54亿千瓦时,同比+14.23%。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方面,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85亿元,同比+11.23%;利润总额90.18亿元,同比+0.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81亿元,同比+0.94%。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的原因:1)试运行收入对利润贡献呈波动状态,本部分对利润的贡献有所下降。2)2022年12月底开始,发电企业开始具体安全生产费,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加。3)参股企业盈利波动,导致投资收益同比-47%。财务状况和这个资金成本控制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3117.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82%;负债总额2162.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11%;所有者权益合计954.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7%,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825.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3%。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9.37%。在保证资全安全的前提下,公司整持低成本融资策略,努力降低公司资金成本。得益于公司AAA级信用评级,公司各渠道获得的资全成本普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综合融资成本较LPR下浮10%以上。积极回馈股东,持续强化价值创造能力。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8元(含税),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86.21亿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全股利人民币22.32亿元(含税),占合并口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31.09%。生产经理管理亮点:紧跟国家战略,大力推进陆上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公司坚持堅持常态化策划百万千瓦、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推动高比例新能源外送、风光火储一体化陆上大基地开发建设,形成“建设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基地滚动开发格局。强化陆海统筹,海上风电规模保持引领。堅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五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逐步成形,新增获取140万千瓦建设指标。深入实施重点区城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项日策划,推动海上风电产曼逐渐向大功率、基地化、深远海挺进,截至2023年末,公司海上风电并网装机总规模49.16万千瓦。加快多渠道布局,稳步提升资源策划能力。公司持续创新开发模式,积极策划“海上风电+生态环保”、“风光水储一体化+生态环保”等两翼融合项目。落实新能源与抽水蓄能协同发展战略,加大新型储能、氨能、光热、地热等新技术和新业态研究力度,跟踪优质并购项目。打造精品工程,新增并网再创历史新高。公司充分发挥“大建管”专业化管理效能,开展技术创新、科研攻关,加强计划执行力度,严控工程造价水平,克服项目分散、施工难度大、业态种类多等挑战,依法合规推进项目建设,建设项目规模超1800万千瓦。扛牢保供责任,精益运维贡献绿色电能。2023年公司实现发电量551.79亿千瓦,同比+14.12%,圆满完成了两会、迎峰度夏等多轮次保供任务;公司积极努力提高场站发电效率和设备可利用率,公司所属的风电光伏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70个小时。坚持精准施策,市场交易实现量效双升。公司坚持以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为行动指南,积极布局参与电能交易、绿电绿证交易和破交易。公司在23个省区参与电市场化交易,结算交易电量达到260.78亿千瓦时,占公司上网电量48.63%;公司深度参与碳减排资产、绿电、绿证交易,增收超2.45亿,在江苏、安徽、山西、甘肃等地签署长周期的绿电协议,合计锁定增收超过1.7亿。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高公司治理能效。公司持续深入推进新一轮因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滚动修订公司决策权责清单,确保公司决策体系科学高效运转;依法发挥董事会职能,推行新兴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措施;建立健全公司ESG管理体系,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并且发布首份ESG专项报告和合规手册。聚焦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核心动力。公司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公司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工,公司努力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有两项技术装备入选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全年研发投入超7亿。2024年这个公司的经营重点:2024年,公司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改革发展质效多措并举获取优质资源,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切实有效提升运维和营销水平,创新强化科技引领,加快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更好的业绩回报广大股东和投资者,【Q&A】Q:公司对于新能源的发展规划与展望?A:公司预计2030年新能源装机超12亿千瓦,围绕风光三峡海上风电引领总战略,秉持风光并举、海陆共进的开发思路,顺利推进陆上和海上新能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基地化的发展。1)持续拓展陆上清洁能源大基地开发,加大外送通道资源的获取力度。在大基地方面,库布奇大基地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后续还会有其他大基地加速落地。2)全力以赴巩固海上风电开发的优势和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开发。3)有序开发抽水蓄能的项目。Q:公司的资本开支的计划?A:三峡能源资源储备超1亿千瓦,在建项目超1800万千瓦,未来资本性支出将处于相对高位,判断可能未来每年投资支出在400亿元左右,每年新增装机规模在500万千瓦以上。Q:平衡资本开支和分红层面的安排以及融资成本?公司非常重视对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一直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上市以来进行3次分红,累计分红体量达到38.66亿,2023年的分红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是0.78元,相对2022年略有增长,后续将综合考虑公司的盈利情况、股东投资回报的要求以及公司未来发展项目的资金需求,保持分红政策的稳定性,尽最大努力给投资者与股东让利。公司综合融资成本也是大幅低于LPR,约3%左右。未来公司将坚持多渠道融资,坚持这个低成本的融资策略,兼顾资金保障和成本管控。Q:23年电价的变化情况?A:公司2023年平均电价略有下降,主要原因为:1)平价项目的装机和电量占比出现较大上升;2)市场化交易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2023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261亿千瓦,占48.6%,同比+8%。3)绿电交易的增量影响。三峡能源2023年交易省份中超七成地区都参与绿电交易,绿电占交易电量同比+6%,整体上来看,绿电交易有一部分溢价,绿电增收额扩大一倍,绿电跨城跨区外送电量的这种省间市场销纳电量占总交易电量的比例接近15%,增收额同比+180%。Q:对于未进入新能源合规清单的项目,是否继续确认新能源补贴?如继续确认,其确认依据和坏账准备计提标准是什么?A:目前相关部委仅公布了首批合规清单,后续合规清单尚未公布。对于暂未进入合规清单的项目,公司根据核查情况综合判断,按照谨慎性原则确认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少数项目已经终止确认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公司严格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按照(节选)

慧选牛牛统计:该股最近90天内共举办了2次或以上机构内部交流会;90天内共有15篇券商研报,机构给出评级15次,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2家,推荐评级3家,谨慎增持评级1家,构目标均价为6.4元。90天内共0次机构调研,其中券商调研0次,基金0次,私募0次,资管0次。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三峡能源
工分
1.8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