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半导体设备电源——英杰电气
Egoist
一路目送的机构
2023-09-06 15:16:17

 英杰电气深耕工业电源领域二十余年,为国内泛半导体电源龙头,2022年光伏、半导体业务分别占收入比重48%、15%。公司为股权结构集中的民营企业,截至2023年Q1末两位实控人合计持股68%,经营决策高效。受益光伏上游扩产、半导体国产替代和充电桩业务拓展,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增长94%,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15%。截至2023年Q1末,公司存货、合同负债分别为17、10亿元,同比提升80%、20%,在手订单32亿元,订单饱满,业绩增长可持续。


        光伏电源:硅料、硅片份额稳定在七成以上,电池片打造新增长极

        公司的光伏电源可应用于硅料、硅片、电池片三个环节。公司2005年进入晶硅设备电源市场,实现硅料、硅片环节电源的国产替代,与隆基、中环、晶盛等头部客户建立稳定联系,市场地位稳固。2022年公司硅料/硅片电源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71%。根据我们测算,若2023年硅料、硅片扩产规模分别为104万吨、208GW,对应电源市场规模分别为14/8亿元,短中期将为公司贡献稳定的收入增量。电池片电源国产替代刚起步,电池片技术迭代驱动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3-2025年电池片电源市场规模分别为22/22/26亿元,当前国产化率低。公司的电源在TOPCON、HTJ两种路线设备上均有测试,未来有望批量供应,光伏业务增长可持续。


        半导体电源:当前国产化率不及5%,2025年中国大陆市场空间近百亿

        射频电源主要应用于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等等离子体加工设备,是技术壁垒最高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之一。国内射频电源主要被美系厂商AE、MKS垄断,当前国产化率低于5%。在半导体领域,公司2017年为中微半导体的MOCVD设备配套特种电源,实现进口替代,2018年开始研究射频电源,目前已有产品在客户处验证。我们测算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射频电源市场规模约107亿元人民币,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充电桩:2025年全球市场空间超千亿,公司在手订单饱满

        减碳政策、产业链升级等因素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充电桩需求持续增长。我们测算2023-2025年全球充电桩市场规模545/771/1126亿元,2022-2025年CAGR为53%。公司2016年切入充电桩赛道,市场认可度高。2022年公司充电桩业务实现收入0.86亿元,同比增长126%,新签订单1.41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国内、海外新签订单分别占比59%、41%,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2023年6月,公司定增方案过审,拟定增2.5亿元用于充电桩扩产和补流,充电桩项目总投资额3亿元,达产后将新增40万台交流电桩和1.2万台直流电桩产能,预计产值8.3亿元。2022年公司充电桩业务全球收入份额仅0.3%。随定增破除产能瓶颈,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2022 年全球半导体射频电源市场规模约 7.3 亿美元,主要由海外企业垄断。 英杰电气承担半导体射频电源国产化重任,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 半导体射频电源具有功率密度大、稳定性高、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的特性,是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半导体设备温场控制的核心零 部件。 半导体射频电源市场由海外垄断。根据 QYR Research 数据,2022 年全球 半导体射频电源市场规模约 7.3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这一数值将增长 到 14.6 亿美元,2023~2029 年 CAGR 约 11.2%。2022 年 MKS、AE、日 本大阪变压器株式会社三大海外龙头占据全球半导体射频电源市场份额 达到约 53%。 英杰电气是国内较早实现工业级射频电源国产替代企业,并正在从工业 级向半导体领域迭代升级。截至 2022 年,公司的半导体射频电源已经实 现对中微公司 MOCVD 的出货,并在其他设备环节开始验证。英杰电气 有望成为国产半导体射频电源进口替代的先锋。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持有相关标的,下一个交易日内可能择机卖出。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英杰电气
工分
4.2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