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中国宝安】千亿市值的价值重估
没事喝点韭
不要怂的随手单受害者
2022-06-19 20:07:22

 

长期以来,中国宝安由于管理层的历史遗留问题,业绩和估值被大幅压制,目前已迎来最佳解决时机;

一旦公司经营回到正轨,将迅速成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控股平台,业绩正常释放,估值大幅提升,市值有望超千亿。

  

一、手握优质资产

1、贝特瑞——持股68.35%

贝特瑞于2004年被中国宝安控股,是目前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也是未来的主要看点。

 

 


【负极龙头,连续九年出货量第一】

贝特瑞从天然石墨负极起家,同时布局人造石墨负极;

主要客户包括松下、三星、LG等,同时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份额快速提升;

2012年以来,贝特瑞出货量持续稳居国内第一,近年市占率稳步提升;


2023年是硅基负极元年,贝特瑞全球领先】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4200mAh/g是传统石墨负极的十倍以上;

4680大圆柱电池不易热失控,与高镍三元、硅基负极完美匹配,可大幅提升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

特斯拉4680电池已趋成熟,宁德、亿纬、比克、松下、LG等均在加速研发建设,预计2023年各家4680电池大批量出货,开启硅基负极的大规模应用;

 

贝特瑞硅基负极技术全球领先,主要供货松下、三星,最终客户特斯拉;

目前产能3000吨,近年均是满产满销,是国内唯一大批量出货的负极厂商;

公司硅基负极规划产能5万吨,未来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作为高端产品,相较传统负极3-5/吨的售价,4000-6000/吨的净利润,硅基负极单价在20-30/吨,单吨净利润可达6-7万,对业绩拉动显著;

贝特瑞将是最受益4680电池爆发的公司。


【产能高速扩张,业绩爆发增长】

2021年,贝特瑞负极总产能15万吨,出货量16万吨;

公司规划总产能82万吨,是目前的5-6倍,将在未来2-3年逐渐投产;

预计2022-2023年出货3550万吨,带动业绩爆发增长;


同时贝特瑞在高镍三元也有布局,通过和SK、亿纬锂能合作,产能从目前3万吨扩张至8万吨,同样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根据卖方一致预测,20222023年净利润2434亿;

考虑到2023年硅基负极爆发,公司将享受新技术估值溢价,给予202330倍,贝特瑞合理市值在1020亿;

中国宝安68.35%股权对应700亿市值。

 

2、马应龙——持股29.27%

中国宝安是马应龙的第一大股东,近年股比保持稳定;

马应龙是国内最大的痔疮药生产商,市占率接近50%,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目前马应龙市值约100亿,中国宝安29.27%股权对应30亿市值。

 

3、房地产——剥离可带来80-120亿现金流

中国宝安涉足房地产行业超过三十年,开发设计的“江南系列”产品,目前在广东、海南、天津、湖北、山东、新疆等地都有楼盘;

近年来,公司房地产业务持续下行;

2019-2021年房地产业务营收26.211.513亿元,利润总额5.61.40.2亿元,房地产对业绩已经几乎没有贡献;

公司逐渐剥离房地产项目,2020-2021年处置所得投资收益分别达5.58.9亿;


根据2021年报,公司房地产项目库存仍有68.8亿(按照成本计量)

如果未来将房地产业务全部剥离,保守预计至少将带来80-120亿现金流;

 

二、管理层掏空公司

中国宝安手握众多优质资产,贝特瑞和马应龙股权价值超700亿,房地产可回笼约100亿,在手货币资金60+亿;

但目前是市值却只有350亿,价值被严重低估;

背后的核心原因是目前的管理层长期把控公司,存在严重掏空上市公司行为;

 

 1、管理层把控上市公司

中国宝安股权长期高度分散,在粤民投举牌以前,最大股东持股仅6%+

上市公司处于无实控人状态,经营完全由管理层把控;



二陈是目前管理层的核心;

陈政立,1995年至今都是董事局主席;

陈泰泉,1998年开始担任执行董事;

整个董事会中,仅有徐飚是2021年由粤民投提名进入,是唯一由股东派出董事;

其他都是职工董事、独立董事,可以说,整个董事会就是由二陈主导的。 

 

2、费用高企,子公司业绩无法正常释放

2021年为例,贝特瑞扣非净利润11.2亿,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约7.7亿;

马应龙扣非净利润4.3亿,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约1.3亿;

房地产业务未亏损;

仅考虑两家子公司,上市公司扣非的经营净利润就至少应有近9亿;

 

反观中国宝安,净利润10.4亿,其中有6.5亿非经常损益(主要为资产处置),扣非净利润仅剩3.9亿;

扣非净利率2.2%,不仅远低于贝特瑞和马应龙的净利率,也远低于房地产行业正常5-10%的净利率;

2021

扣非净利润

股比

归上扣非净利润

贝特瑞

11.2

68.35%

7.66

马应龙

4.3

29.27%

1.26

合计

15.5

 

8.91


业绩难以释放的原因,是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超高费用;

通过下表简单分析可以看到,如果剔除贝特瑞和马应龙,上市公司营收还有37亿,而费用仍然高达15亿,相当于费用率达到40%

上市公司其他业务,无论是房地产业务,还是其他所谓高新技术业务,都无法解释如此高的费用率;

2021

营收

各项费用

扣非净利润

贝特瑞

105

12.9

11.2

马应龙

34

8.7

4.3

中国宝安

176

36.5

3.9


在上市公司这样的挥霍下,两家优秀子公司辛苦一年干出来的业绩,到上市公司层面,只剩下一半不到;

事实上,在贝特瑞业绩未爆发之前,亏损是中国宝安的常态。



3、管理层不合理高薪

上市公司高额费用支出,从管理层薪酬可见一斑;

2021年,中国宝安管理层薪酬总额近4600万,其中,董事长和执行董事二陈的薪酬分别为723496万元;

公司的这一薪资水平,在所有A股中排名第51位,是所有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总额平均值916万的5倍; 

 

与此对应的是,上市公司传统主营持续下滑,业绩主要依靠子公司和卖地;

而管理层并不负责贝特瑞、马应龙等子公司的经营;

也就是说,整个管理层长期躺平,然后自己给自己发放顶级年薪;

2021年,上市公司房地产业务继续大幅下滑,管理层还集体给自己涨了一大波薪酬;


另外,管理层对上市公司把控长达20多年,但却几乎不持有公司股权,也从未做过员工股权激励;

可见,上市公司被掏空由来已久。

 

三、新股东入局,变局在即

1、粤民投、鲲鹏资本先后入局

随着贝特瑞快速发展,中国宝安内在价值不断提升,先后吸引同为广深地区的粤民投和鲲鹏资本举牌; 

20212月,粤民投通过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一次举牌;

截止目前,粤民投已经举牌三次,持股15.04%,成为第一大股东;

 

20225月,鲲鹏资本通过二级市场增持4.9996%,并接收老股东宝投集团4.79%的股权划转,间接持有公司9.79%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鲲鹏资本背后是深圳市国资委;

 


以中国宝安目前的管理层和经营,对外部资本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因此,无论是粤民投,还是深圳国资委,都不可能仅仅是财务投资人,他们一定会致力改变公司混乱的现状,并依托手中优质资产,进一步将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壮大;

那么,他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彻底更换管理层;

 

2、管理层年事已高

董事长陈政立1960年出身,目前已经62岁,执行董事陈泰泉1963年出身,目前59岁,如果在体制内,都已经到退休的年纪。

 

3、董事会换届在即

根据中国宝安公司章程,董事会每三年由股东大会进行一次换届选举;

2019627日,公司召开2018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董事会换届议案,在当时没有新股东界入的情况下,自然是二陈继续连任;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2022630日,公司将召开2021年度股东大会; 


虽然在目前股东大会的提案中,并不包括董事会换届的议案,但是,公司章程规定,持股3%以上的股东,可以在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

无论是粤民投,还是深圳国资委,都有权在620日前,提出更换董事会的临时提案;

上市公司对外公告时间最晚在22-23日;


另外,中国宝宝管理层为了防止外来资本进入,曾在公司章程中设置黄金降落伞条款,如果解除高管职务,需要一次性支付10倍补偿金;

在粤民投入主后,2021年最新版的公司章程中,已经删除了相关条款,为董事会换届扫清了障碍。

 


四、价值重估,千亿腾飞

中国宝安管理层多年持续掏空上市公司,可谓天下苦秦久矣;

无论是粤民投,还是鲲鹏资本,一定会致力于更换毒瘤管理层;

630日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就是最好时机;

 

中国宝安将迎来二十多年来的大变局;

一是大力支持子公司发展,贝特瑞发展有望再提速;

二是加强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精兵简政,控费降本,加速业绩释放;

三是彻底剥离房地产业务,回笼大量现金流;

 

管理层更换,将解除估值压制,开启价值重估;

根据上文分析,仅考虑目前基本面,2023年合理市值已超800亿;


考虑到大股东入驻后,进一步并购新能源产业链公司;

中国宝安有望成长为新能源控股平台,对标璞泰来,市值有望超千亿,具备3倍股价空间。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宝安
工分
24.2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8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韭菜卡牙缝
    春风吹又生的站岗小能手
    只看TA
    2022-06-19 20:32
    有点意思!
    2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7-05 16:32
    中国宝安,负极材料公司,硅基材料爆发概念股+医药。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6-20 14:02
    插个眼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老丁·护生资本
    航行五百年的机构
    只看TA
    2022-06-20 00:12
    写的很清晰。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6-19 22:33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6-19 21:59
    辛苦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6-19 21:30
    mark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6-19 21:28
    这个分析有点意思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6-19 21:10
    mark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老实人家8
    全梭哈的游资
    只看TA
    2022-06-19 20:56
    mark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 2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