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国内外天然气上涨情况解读会议纪要
夜长梦山
2021-10-09 09:57:36
国内外天然气上涨情况解读会议纪要
2021.10.8
专家介绍国内外天然气价格情况
今年以来国内外天然气价格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情况,具体来看,国内和国外的价格上
涨幅度或者是说具体价格上涨的原因还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先分享一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天然
气价格上涨的情况:
数据显示,截止 10 月份,亚太地区比较主流的液化天然气现货采购价格 JKM 10 月 7 日
已经到了 30 美元/百万英热,当然我估计大家关注这个价格的话,也会看到实际上这个价格在
10 月 7 日的时候一度曾经上涨到 56 美元/百万英热,也是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事实上,JKM
作为液化天然气在东北亚地区现货价格的采购标杆价,它的上涨情况基本上可以代表国际上天
然气今年以来上涨的情况,上涨幅度确实非常高。与 2020 年相比,当然 2020 年有疫情相关
的影响因素存在,价格普遍偏低,我们可以看到 10 月份截止到今天 JKM 平均价格是 40 美元/
百万英热,同比 2020 年 10 月份上涨 518%, 9 月份平均价格是 25 美元/百万英热左右,同
比 2020 年上涨 427%,4 倍以上。北美地区天然气主要参考标准是以纽约商品交易所的 Henry
Hub 天然气期货价格为主,这个价格在 10 月份目前的均价是 5.8 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涨
100%,9 月份的时候均价是 5.12 美元/百万英热,上涨幅度在 125%左右。欧洲地区主要参考
的天然气期货价格是 TCF 价格以及伦敦洲际交易所的 NBP 天然气期货价格,这两个价格的上
涨幅度基本上都要比年内的低点上涨了 6 倍左右,现在基本上都在 35 美元/百万英热左右的水
平。 国际上天然气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是全球近年以来碳中和、碳达
峰转型的相关诉求导致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化石燃料发电的比例,比如
说煤炭或者是天然气一直处于限制发展的状态,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不稳
定因素,在转型过程中出现能源供应不足或者部分区域、部分时间段内出现了问题,就导致整
体在发电这一块的供需不平衡的状态,相应的一些化石燃料的需求就会出现明显的增加。所以
发电方面欧洲和北美地区在今年以来对于天然气燃料大量增加导致的价格上涨。此外,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天然气企业在勘探开发的投资相对来说有所减少,尤其是在液化天然
气出口终端的产能这一块基本上没有落实新的投资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年全球疫情出
现一定复苏以后,对于天然气相关燃料需求的增加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状态,这也是导致国际
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国际价格的上涨对于国内天然气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个影响经过多级传导之后,
直接性或者是关联性没有表现的那么强,首先目前来看国内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在 45%-50%
之间,所以国际天然气的价格上涨最多对国内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对于
国内自产的这一部分接近 50%以上的天然气供应的价格上涨并不是特别明显。此外,由于国内
天然气市场一直在进行市场化改革,有一部分价格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定价,但管道天然气,尤
其是在常规油气田出产的这部分天然气,仍然受到发改委和物价局等相关部门的管控,在价格
传导方面不太及时,目前为止国内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幅度并没有国际上的价格上涨幅度这么明
显。第三季度以后液化天然气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截止 10 月份全国液化天然气的市
场均价达到 6300 元每吨左右,同比去年 10 月份翻了一番,主流区域来看无论是华南、华东,
还是京津冀等华北地区价格超过 6000 元以上,相对于去年价格上涨了 100%左右。但是液化天然气只占国内天然气的一部分,截止 2020 年液化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在 3800 万吨,折合下
来大概有 350-400 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 10%左右,所以这部分价格上涨
并不能代表整体天然气的上涨水平,管道天然气价格对于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更高一些。由
于目前管道天然气仍然是以三方为主来进行供应,他们的定价机制一般都是在每年 4 月份与下
游用户进行当年天然气合同签订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以中石油为例,其实在今年四五月份的
时候已经与下游公司签订的合同就已经把今年管道天然气价格上涨幅度已经基本确定,虽然种
类很多,但居民用气上涨幅度在 5%左右,非居民用气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用气,上涨幅度在
20%-47%之间不等。当然如果在冬季用气出现部分不足,一部分用户会采购所谓的额外气,这
部分额外气主要参考国内几大天然气交易中心,今年会出现一个比较新的情况,就是上游供应
企业会根据海外气源采购价格来进行顺价,这个上涨幅度可能比较高,也就是要超出 47%这个
幅度,具体的上涨幅度要根据国际行情进行确定。考虑到刚才介绍的这几种国际天然气价格飙
高的上涨幅度,肯定在几倍以上。但是额外气毕竟只有部分用户才会用到,在整体天然气当中
的消费比例也不是特别高,所以基本上可以判定今年国内天然气的价格上涨幅度,取暖季也就
是在 30%-50%之间,因为非居民用气的比例大概占国内天然气消费比例的 60%左右,它的上
涨幅度一般来说可以代表国内大部分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水平。
取暖季的价格,国内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上涨水平主要取决于国内整体天然气的供需形势,
2017 年和 2020 年冬天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都出现了非常大幅度的上涨,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单
吨价格超过 1 万甚至接近于 14000 元/吨的价格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整体原因是国内整体天
然气出现了供需不足的情况。去年一方面是天然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导致天然气在取暖
方面的使用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当然也和国内天然气市场机制进一步改革,成立了一些新的机构,机构之间需要进行过渡和协调,导致在天然气资源分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能及时响应的
情况有关系。以上的这些原因,天气原因在今年有可能会重现,但像机制类的原因在今年相信
随着相关机构的顺利运行,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好转,而且今年我们也注意到类似于像国家管网
公司和三桶油已经签订了冬季保障的协议和约定,出现供需紧张的时候,国家管网有权力调配
资源。所以今年整体天然气是紧平衡的状态,但不太好出现像去年冬天一样特别紧缺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上涨幅度应该比较有限,即便在取暖季这旺季,价格破万的可能
性不是特别高,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峰月,比如 12 月或者 1 月平均市场价格在 8000-9000 元/
吨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问答环节
Q:天然气的涨价逻辑,不仅仅是国内,尤其是国外会延续到什么时候?明年还会维持一个比
较紧张的状态吗?是不是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
A:从国际层面来看主要的天然气产气国集中在中东地区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当然美国也是
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这几个地区比较容易发生地缘政治事件,尤其是俄罗斯和
欧洲之间的天然气供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有很多历史上的纷争,包括今年以来北西二
管道迟迟未能投产也引发了大家猜测俄罗斯是不是在有意控制天然气价格上涨这方面的问题。
在进行市场分析的时候,并不太倾向于过多分析政治因素,因为价格往往是由供需来决定的,
即便是有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终肯定也要体现在供需方面。涨价逻辑方面,简单来说就是
供需出现失衡,供不应求才会导致价格上涨。之所以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和刚才介绍的原因
有关,主要原因在于 2020 年疫情大爆发导致国际整体天然气价格下跌的非常厉害,刚才我介绍的 JKM 价格、NGP 天然气协会价格等等,今年出现暴涨之前,去年也出现了暴跌的情况,
JKM 价格在去年 2 月份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出现了历史低价,在这样的历史低价出现以后会
导致上游进行勘探开发或者出口终端的建设者在进行上游投资决定的时候会出现犹豫或者是取
消的情况,事实也确实如此,2020 年除了加拿大地区以外,还有卡塔尔出台了未来十年液化天
然气产能扩增的计划,最近也在陆续上马,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新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天然气
生产项目,所以供应这一块出现问题。需求方面,今年天然气需求已经实现了一定复苏,尤其
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经济恢复形势相对比较良好,而且我国进入“十四五”初级阶段,
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目标,天然气作为可再生能源,未来的消费量仍然会有比较明显
的提升,亚太地区的天然气消费提升,整体全球需求回暖和供应不足实际上是导致国际天然气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但上涨的幅度一般来说也会存在一些炒作的可能性,包括像国内的液化
天然气贸易,像 2020 年冬天一样或者 2017 年冬天也好,确实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
但由于部分企业在其中进行了压货等等这样的操作,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价格的上涨。
Q:持续的区间能有多久?
A:从国际液化天然气产能释放的情况来看,大型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的建设周期一般会长
达 3-5 年,一旦做出最终投资决定以后,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产能在未来 3-5 年才有可能会释放,
结合过去一段时间国际上液化天然气产能建设的情况,我们预计这种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会持
续到 2023 年左右,要随着加拿大、卡塔尔或者是美国液化天然气产能的释放才有可能会缓解
目前国际上整体液化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局面,达到一个相对平衡或者甚至有点过剩的状态,在
2023 年之前,可能整体的供需环境都是偏紧的。Q:刚才您提到投资计划主要是 LNG 的气田,比如现在已经有的那些气田如果要增产的话,增
产幅度和增产周期是多少?
A:根据和勘探开发公司沟通的话,如果想增产的话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以国内天然气的情况
来看,国内天然气一年自产产量在 1900 亿立方米左右,每年增速达到 10%-15%左右问题是
不大的。
Q:这是纯存量体现的,而不是新增体现的是吧?
A:这个不是,我认为里面有 10%左右是依托新勘探开发的气田,有 5%左右是利用新的技术
把老井进行重新勘探开发提产造成的。如果要是从提产速度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勘探开发新井
的速度会快一些,老旧气井的提产或者是开发终归是比较有限的。
Q:您刚才提到 2020 年的资本开支,但实际上 LNG 的开支是三五年前就决定了,我看到全世
界 2017-2018 年做了很多的资本开支计划,我不知道那些项目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A: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的供应能力在过去几年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增长,您所看到的
勘探开发最终投资决定基本围绕在美国、非洲地区,像之前比较常见的澳大利亚和卡塔尔在过
去几年里面液化天然气的产能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增长。具体的数字来看, 2020 年全球液
化天然气的实际供应量大概在 3.61 亿吨左右,这个比预期的少了 0.3 亿吨,减少的这部分一部
分是美国的项目因为经济性不佳而减少的产量,大概是占了其中的 60%左右,还有 40%左右的
减量来自于非美国地区的项目。预计 2021 年能够看到的液化天然气产能的增量只有 0.16 亿吨左右,增幅甚至比不上 2020 年因为经济性受影响而造成的减量,所以可以看出来最近几年液
化天然气产能投产情况不是特别乐观。
Q:对美国那边的供给怎么判断?我最近看他出口 LNG 的量增长是蛮快的。
A:美国早期做出投资决定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项目比较多,只不过受制于自由贸易协定,
美国当时只能向部分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比如说日本、南美、欧洲地区,早期美国基本上没
有向中国出口液化天然气的,2017、2018 年之后,随着美国有部分项目取得了向非自由贸易
协定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的政策,所以渐渐向中国出口的液化天然气才开始增加。2018 年的时
候美国是中国第五大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出现,这个势头没有能够
保持下去,直到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占中国进口来源国的量才开始出现反弹。美国未来确实
有非常大的产能可以释放,但对中国的影响短期之内还是很难超越澳大利亚和卡塔尔这两个主
要供应国.
Q:相对于俄罗斯气田的成本呢?
A:通过之前中美在油气勘探开发成本对比的话,俄罗斯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要更低。但
这两个国家在天然气出口方式方面有比较大的不同,俄罗斯的大部分天然气主要是通过管道进
行出口的,除了欧洲地区以外,现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国之一。而美国因为周边缺乏重
要的天然气消费国家,只能寄希望于把天然气进行液化再进行出口,未来他的天然气影响最大
的应该是欧洲大陆地区,俄罗斯和美国的天然气可能会在欧洲大陆地区展开比较激烈的争夺,这也是为什么北西二管道之前一直出现争议的原因。目前美国出口到欧洲大陆地区的液化天然
气的成本和俄罗斯往欧洲大陆送的管道天然气价格相比的话还是偏高一些。
Q:美国运到欧洲地区的话一立方的成本是多少?
A:从美国运到欧洲地区走大西洋的距离比较近,预计 10-15 天左右,运输费用按照大西洋地
区长期租赁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成本来看,当然今年的价格比较高,正常一天也就是在 4-5 万
美元左右,如果乘 15 天,一船是 1 亿立方米。
Q:今年以来海外天然气价格涨幅更大,对于国内 LNG 接收站来看,目前他们从海外进口天然
气转回国内销售这种商业模式下的盈利空间大概是怎样的?
A:接收站盈利空间测算,国内 LNG 接收站目前为止投产 22 座,进口企业不止 22 家,随着国
家管网公司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尤其是隶属于国家管网公司的接收站都可以向第三方企业开放,
气化外输或者液态外输的费用基本上在 0.3-0.35 元/立方米左右,换算成吨的话,5000-7000
元/吨之间。进口成本还得考虑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进口形式,如果是长协进口的话,今年相对来
说价格低一点,换句话说和海外的供应企业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中国液化天然气长协议一般
是参考布伦特油价挂钩的机制,决定价格水平的主要是前面的系数,今年以来新签的长期协议
的斜率已经低到了 10.5%以内,按照 10%来计算,国际油价今年的价格水平一般都是在七八十
美元左右,平均下来可能七八美元/mmbtu 的进口成本。如果是现货的话在 30 美元/mmbtu
左右,这个价格乘以 52 再乘以汇率,如果换成元/立方米的话就要除以 1400,海关可能是 1380。 现货进口按照 2021 年的平均价格,到目前为止是 15 美元左右,15 美元乘以 52 再乘 6.5
左右的汇率,这就是 5070 元/吨左右,然后再除以 1400,每立方米大概是 3.62 元,再加上刚
才说的 0.35 左右的气化外输或者业态外输的费用,这个费用就是 3.97,大致就是 4 元/立方米。
国内今年管道天然气的销售价格,到今天为止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还卖不到 4 块钱,所以说这个
价格肯定是亏的,而且亏损的幅度应该是比较高的。以山东地区为例,煤炭价格 1.81 元,加上
管输费可能也就是不到 0.3 的水平,加起来是 3 块钱,即便考虑到冬季取暖价格上涨,按照 50%
来算,也就是 3 块钱,额外气的价格再高一点,网拍这段时间也在进行,有 3.6、3.9 元,但都
很难达到 4 块这个水平。所以现货进口这今年亏损比较严重。当然如果以液态的形式进行销售,
液态价格大概 6000 元/吨左右,刚好在盈亏平衡线,没有太大的盈利空间。如果以长约形式进
口,按照 8 美元的价格来算,最终的价格只有 2 块钱/立方米,2 块钱的价格再参考目前国内管
道天然气或者是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来看的话有盈利空间,盈利空间可能在几毛钱、一块钱左右
的水平。长约进口占目前国内液化天然气总进口的 70%左右,现货进口占 30%左右,上半年国
内液化天然气整体进口价格是下降的,因为长约进口价格比较有优势,现货价格虽然上涨非常
猛,但占比比较低。
Q:近段时间因为各个地方缺煤导致限电这方面的因素,因为到了冬天之后北方的供暖很大一
部分是煤电的热电联产所提供的,这块儿因素的影响您是否有所考虑?可能煤不够,需要增加
更多的天然气供暖。
A:煤炭发电量不足,需要天然气发电来进行补充的情况,在今年上半年是有所体现的,尤其
在华南地区以广东代表,今年的天然气消费量是有明显的增加。但是有这么两种情况,燃气发电无论是从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成本上来考虑,还是从上网电价的情况来考虑,自身的经济性都
没有得到完全的理顺。绝大部分地区的燃气发电项目在正常的天然气价格水平下能做到不亏损,
绝大部分的项目可能都得依托于一些补贴才能存在,当然这些补贴不一定是直接财政补贴的形
式,可能会以价格机制的形式来呈现,比如像江苏地区的两部制或者是广东地区的上网定价这
样的形式,但整体来看效益比较差。所以今年上半年燃气发电之所以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加,也
是基于上半年天然气的价格相对来说还算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或者涨幅还在大家的接受能力
内。但是随着下半年天然气价格涨幅愈演愈烈,天然气发电从经济性的角度很难保证。而且随
着能耗双控相关的政策愈演愈烈,绝大部分地区会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天然气相比煤炭没
有更高的优先级。
Q:国际价格展望一下四季度这个价格趋势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况,还是会继续上涨,还是说会
保持高位,可能会有下降的趋势?国内对未来液态四季度的价格预期?
A:今年冬天国内液态的价格很难像去年冬天一样破万元的状态的,因为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其
实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体天然气的供需,整体天然气的供需预测能够做到紧平衡的状态,不会
像去年一样出现比较大的缺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上涨幅度很难达到去年的水平。预期在中部
沿海地区,像华北、华东、华南这一带液化天然气的市场价格或者送到价格在高峰月,比如 12
月或者 1 月平均价格在 8500 元/吨左右,当然高值可能会进行突破,比如 9 千多或者接近万元,
这也是有可能的。国际价格大家可能比较关注的是就是 JKM 价格,我以 JKM 价格为例,今天
来看这个价格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10 月 8 日的价格相对于 10 月 7 日下跌了 15 美元。在取
暖季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冬季的需求缺口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中国本来就是亚太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天然气消费国家之一,JKM 价格上涨的幅度可能不及大家的预期,我个人认为取暖季
的 3-4 个月最高价格也是以月平均价格来看,能够再有 10 美元的上涨空间,正常年份下 JKM
的价格在冬季一般保持在 15-20 美元,40 美元已经是非常高了,如果再往上突破已经很难了。
Q:您之前也说投产周期比较长,是不是意味着明年价格也很难往下走?
A:是这样的。但是我认为全球供应不足是造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但我也不否认价格上涨
的幅度偏高,中间应该还是有一些定价机制的问题也好,还是个别企业的行为也好,排除掉这
些因素以后,这个价格可能才是正常的上涨水平,如果明年能够回归到正常水平,这个价格确
实因为供应不足还在高位,但比正常月份高 10 美元或者 15 美元我觉得都能接受。正常的 JKM
过去几年的走势,淡季 5-10 美元之间,旺季 10-15 美元之间,上涨 10 美元左右都能理解。
Q:刚才您提到中石油在供暖季之前会跟下游签订价格协议,居民端上涨 5%,工业端在 20%-47%
之间,20%-47%之间大体上是怎样的决定机制?
A:今年中石油在非居民用气的涨价政策和往年相比没有太大波动,刚才提到的 20%-47%比去
年略高一点,去年是 20%-45%,当然中间个别月份的涨价幅度不一样,20%-47%的涨幅既区
分月份,又区分不同的用气类型。上涨幅度有三个,分别是 20%、35%和 47%,对应三种不
同类型的气,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气说起来有点复杂,之所以设置三种不同的涨价幅度是为了应
对发改委的要求,根据发改委的定价目录,对于什么样的气能够放开涨价是有文件要求的,定
价目录要求早期进口的中亚管道气和国内常规油气田开采的油田气理论上来说是不能涨价的,
进口 LNG 和类似于中俄最近才投产的管道天然气他说的是市场定价,但实际上会给予一定的上涨幅度,中石油是按照这样的比例来划分。大体来看,所有的居民用气今年才开始执行涨价 5%,
之前完全不允许涨价,非居民用气涨价 20%的叫均衡一,涨价 35%的是均衡二,均衡一和均衡
二加起来基本能够满足当地非居民用气的 90%,剩下 47%是调峰量,是按照调峰系数进行计算,
偶尔可能会出现缺口才会适用于这个价格,至于额外气也就是当地的供需量增长的特别快,超
过你每个月报的量,这个量可能会执行更高的价格,过去是看交易中心拍卖的价格,现在直接
顺价,是不承担亏损的。
Q:我们国家有一些非常规气,这些气的售价一般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对标?
A:非常规天然气有两种形式。首先一部分非常规天然气隶属于三桶油这样的供应企业的,他
进入管网以后也是按照三桶油的定价体系来销售,当然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文件规定,非常规天
然气也是属于可以完全市场定价的天然气,归在了 20%-47%的上涨幅度范围内。还有一部分
非常规天然气不能算是第三方供应企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也曾经进行过两轮页岩气的勘
探开发招标,当时确实有一些企业拿到了页岩气的区块,也进行了投资,也有一部分企业确实
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一部分相当的气量,他们销售这部分非常规天然气的时候比较麻烦,早几
年的时候国家管网公司还没有成立,管网基础设施还不能向第三方公平开放,只能就地销售,
一般在周边建一个液化天然气工厂来销售,一天只有几万方或者几十万方的水平,这部分的定
价就比较便宜了,也算是双方协商定价,一般来说比当地的天然气、煤炭价格还要低一些。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长春燃气
S
蓝焰控股
S
重庆燃气
S
广汇能源
S
新天然气
工分
11.7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9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4)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0-09 10:49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君子好逑
    一卖就涨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0-09 18:36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0-09 15:08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