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智能充电桩解读电话会纪要
练心一剑
中线波段的老股民
2021-12-18 20:03:16


来源三思行研

分享环节

从充电桩大的类别上来讲一类是快充桩一类是慢充桩所谓快充桩就是直流桩慢充桩就是交流桩在慢充桩这一块首先它的功率一般是7KW电压是220V这样的交流充电桩或者叫慢充桩它充满一台车的时间现在可能是7-8h再说快充桩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充电桩的规格功率是在120-180KW这个是主流的功率电压一般能够到750V个别的也可以到更大的也可以到1000V也有如果用120KW的直流快充桩来充满一台车的话差不多是30-40分钟在慢充里面还有一个种类就是便携式的充电桩只要找到一个插座就可以接到车上的充电桩基本上就是3.3KW的充电桩也就是交流慢充充满一台车也要7-8h充电桩目前的主要类型大体就是这么几种

问答环节

Q超级充电桩交流直流电桩以及便携式充电桩的区别在哪里技术上有哪些不同

A超级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很快业内一般称为大功率充电桩各家企业对超级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标准关于超级充电桩的是电压平台在1000V左右功率在500KW以上之前主流的车辆的承受的电压基本在400V左右但随着续航里程的不断提高和载电量的增加需要匹配更快速充电的充电设施来满足长续航的高电量最终目标是让电动汽车的车端体验无限趋近于原油车的体验充电时间基本在3-5分钟目前保时捷电动车是全球唯一一款能达到800V电压的车辆明年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主机厂推出800V电压的电动车例如小鹏P9蔚来ET7包括现代奔驰大众都要上800V电压的平台一旦电压上到800V匹配的充电设备也要大幅提升才能够真正实现快充的体验效果

从设备端来看目前的主流设备例如直流快充是120-180KW电压达到750-1000V一旦大功率充电渗透市场他所应用的技术于传统的充电桩技术是完全不一样的区别于三个方面

1结构上主流充电桩是一体机而大功率充电是分体机把核心的控制模块和电路放在后端机器上在车位这一端接出来一个充电线

2内部散热和连接系统上传统充电桩使用的是风冷的技术而大功率充电使用的是液冷技术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技术壁垒

3软件控制上传统的充电设施是单个的输出控制而大功率充电设施在后端机前面带了几个头以一拖多的形式在散热和结构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壁垒虽然在国内大家都在做技术储备但还没有一个特别成熟和稳定的产品上市

Q国际上超充桩的技术领先优势会给国内厂商发展上带来压力吗从国家电网的角度来看推出800伏电压以上的超充桩设备是否会对电网带来压力同时在成本方面是否会带来发展瓶颈

A从全球技术上来说确实有一些国外企业在大功率充电这一块领先于国内因为零部件的供应商技术比较超前但是充电设备的集成供应商较少在全球也没有特别完善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直流充电桩的几个核心零部件充电模块充电枪线主控板像是欧洲的艾默生在液冷的充电模块技术上是比较领先的还有菲尼克斯液冷枪线技术也是领先于国内的但要真正把它重组到一起目前还没有哪家企业有特别成熟的产品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国内充电设施用的还是2015年的国标现在国内急需出台对于大功率充电的一个标准后面再落实这也是全球大功率充电的现状各家企业也都在抓紧研发现在有规模配套的是保时捷相对较低的功率还是配了全套液冷的系统但问题比较多也不能算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

目前大功率充电大规模的推广还是存在问题首先是成本的问题对于普通充电桩来说按照120KW来算市场价1KW大概300元左右是一个合理的市场价但是要求更大的功率包括全套的液冷系统整个充电设施的成本会直线上升我们保守估计上升到1000V500KW的液冷充电桩每1KW的成本要翻一倍其次很多运营商在2014-2015年投入了很多点位建设充电桩但这些设备不具备改造升级的条件或者说如果要进行大功率的改造升级成本巨大这里牵扯到三个成本问题

1要换掉设备换掉旧设备就需要购买新设备和处理旧设备

2场地施工也就是主电缆配电箱等等这些附属的配电设备会跟着功率电压的增高而更换

3场地电源的承受能力不足以匹配功率电压的升高所以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存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如果技术真正成熟时可能在前期推广大功率充电还是有些困难主要受成本和电力条件的限制

推广时可能会采用一些新的方式

1比如一些之前没参与到这个市场里来的运营商们借着大功率充电重新布局

2就是和主机厂合作因为本身主机厂就在搞大功率充电比如全球第一款800伏的车保时捷电动车虽然上到了800伏但里面其实装了个变压器因为现在市面上的充电桩不能满足800伏的需求得从低电压升到高电压给电池充电这是一种向市场妥协的办法因为主机厂对大功率充电有迫切的需求主机厂会和设备厂以及运营商合作共同布局大功率充电网络同时也会减轻运营商的资金压力

关于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在软件控制这一块一端对下一端对上对下是对场地里面的充电的终端对上是对电网功率的控制和监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完全智能化的输出功率太大是可以被调节的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高功率的情况所以整体来说大功率充电设施的推广对电网的影响是相对较少的对于运营商或者投资方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最终推动还要看后期的产业发展

Q关于充电控制软件方面有哪些公司已经参与进来或者在做研发储备的代表性企业

A有的像群管群控的技术柔性充电技术最早特来电一直在做他们之前有一款设备主要服务于大功率充电它是一种充电堆的形式也是分体式的形式它会把所有的功率模块全部装到一体机里面拖到车位形成一个充电枪线这个软件目前可以实现一个一体机下面带了五个枪头给五台车充电但是这五个枪头的输出功率是不一样的它会根据车端的bms和桩端的通讯来分配不同的功率给不同的车另外有一家北京的公司叫泽瑟斯是专门做功率控制软件的公司他们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整个变压器的输出功率比如设置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80%下面所有的负载包括充电桩功率会自动调配不会超过设置的上限所以软件这一块许多企业有一定研发和储备现在欠缺的是对电网侧的监测电科院做过一个有序充电就是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它会监测整个区域的电网侧负载比如说下面有十台桩它会实时监测电网侧的负载如果负载较大它会限制启动数量当负载较小时它会自动启动一些之前没有启动的充电设备

Q充电桩产业链上有哪些代表性企业类似华为国电等公司的实力在国际上的比较如何

A国网系下面有几家设备生产厂包括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和鲁能这三家整体研发能力是比较强的销量也是比较大的但他的销量更多是走国网的招投标这一块国电南瑞在模块和控制软件这一块是走在前列的但在充电模块这块国际上有几家公司做得还不错像艾默生台达属于全球第一梯队的企业国内有一些企业像华为中兴英飞源算是国内第一梯队的企业第二梯队像动力源优优绿能目前国内虽然有很多充电桩的生产企业但是大部分生产企业还是以集成厂的形式做充电设备做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做集成的像刚刚提到的几家企业都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但大部分还是采用了一些合资和收购的形式来做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关于这些企业具体的出货量我不是很清楚

Q从全球范围来看没有特别强势的充电桩集成厂商其原因是什么

A关于充电设备的集成厂有品牌或者规模大的主要在国内国际上并没有比较知名的但是也有做充电桩的像是西门子但是它的出货量是比不上国内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充电桩集成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外不太适合做这个国外企业比较擅长做两块1零部件核心零部件的第一梯队主要集中在欧洲像是德国这些国家2材料关于大功率的材料有一个很关键的功率模块决定了充电的承载功率近两年材料这块有了比较大的突破出了一款叫碳化硅的材料能够承载很高的电压生产这种材料的代表企业像是国外的英飞凌所以国外企业更专注于核心零部件和材料而国内更专注于充电桩集成是因为国内外技术方向的不同导致的

Q从政策维度来看未来对于充电桩行业会不会有一些指导性的变化诸如补贴技术扶持等

A从政策维度来看充电桩行业是从2012年开始真正商业化推广的2014-2016年几家大型的民营企业开始入局像是星星充电特来电这些企业当时正处于快速铺桩的阶段政府也给了相应的建设补贴按照投资总额的30%一次性补贴给企业所以当时的快速铺桩主要归结于以下三点1民营资本的进入2政策的引导3企业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但是经过两三年的发展运营端出现了失误导致了像是呆桩死桩等问题虽然政府通过补贴达到了快速铺桩的目的但是相应出现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所以从2018年开始政府出台了运营侧的补贴根据充电桩使用情况给与补贴还添加了故障率可用率安全检查等指标考核对于评分较高的企业提供额外的奖励综合来看后续政府可能会从鼓励建设向高质量运营去转变运营端的补贴会持续增加关于运营的考核指标也会更多这将使企业在未来充电桩运营中做好更多的积累给用户提供真正的高质量充电服务

Q在生产制造方面会不会有相关的补贴

A一直以来生产环节是没有补贴的因为之前通过政府补贴投资方的压力会变小生产端的出货量也会提升所以补贴对充电桩的上下游都是会受益的

Q从运营维度看未来布设充电桩的应用场景主要会集中在哪些方向

A从应用场景来讲主要分为四大类

1目的地像是商城超市这类用户会停留1-2小时主要以直流快充为主

2企业工作园区这种场景主要以交流电为主直流电为辅服务的是上班的车主

3小区公寓这类居住地基本上以交流充电桩为主服务的是小区里的住户

4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部以直流快充为主

关于场景建设的方向主要有三个方向

1以目的地为主不光包含商场超市还会包括公共停车场或者是一些主干道周边的城市场景方便用户达到的地方

2充电站的规模和装机率会不断提升最初一些充电站只有3-4台设备但是后期会选择优质场景建设大型的集中式充电站每个充电站基本上有10-15台120KW或是180KW的充电桩同时配套一些增值服务

3开拓细分市场像是重型卡车这个领域之前因为技术限制没有拓展但是现在像三一重工都已经出了很成熟的车型未来具体关注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落地

另外从市场规模上来讲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要突破20%桩车比目标要达到1:1后来还提出了两个概念标准1充电半径最先是北京提出的要求五环内每5公里要有一个充电站后期要达到3公里1.5公里2服务半径在桩车比的基础上要保证充电站的密度

Q是否会出现未来2-3年国外会有大量的充电桩的需求进而带动国内厂商发展的这种情况

A从海外市场来讲现在很多充电桩厂商都在拓展海外市场加上现在海外一些主机厂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保时捷都推出了自己的纯电动车车型销量很不错所以充电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前面讲到国外没有非常优质的设备集成厂价格上也没国内厂商有优势所以未来海外市场肯定是比较重要的业务板块

Q充电桩新兴的聚合平台介入后的经营情况如何为我们装机提供的价值是什么如何看待聚合平台之间的差异优劣竞争格局

A聚合平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纯互联网平台只做平台不投入重资产只要靠接入市面上的充电桩到自己的平台像是滴滴可以自带流量滴滴做聚合平台主要是为自己的车辆来服务还有一种纯互联网平台既没有流量也没设备如能量快充

2并不主做充电桩而是配套一些服务像是高德支付宝他们给用户提供一个多的充电服务这类聚合平台和运营商合作接入一些充电桩通过补贴提高推广力度去吸引用户来增加自己平台的流量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充电但是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目前商业变现模式还在探索过程中

从平台方面来说它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流量与公共服务的竞争像是滴滴高德这类本身自带流量也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这两个平台是有前景的

Q怎么看待charge point授权升级费的经营模式

A这家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很早进入新能源市场的公司它最开始的模式是众筹的模式然后在一些合作的便利店等有土地资源的场景来投资建设充电桩这家公司主要做美洲的市场

Q您刚才从对下和对上这么两个维度说到充电桩的运营软件未来会有一个融合的趋势您觉得未来融合趋势之下是电网运营商还是充电桩设备商来做这个事

A我个人认为从电源侧对上这一端大概率是电网或者是电网下属的一些企业来做因为牵扯到整体的电力负载的一些数据我觉得权限肯定还是在电网那一侧对下的控制我觉得基本上目前市面上是两种一种是设备厂在做但是设备厂有一个局限它更多只是针对于控制自己品牌的设备它不具备兼容性和通用性所以我觉得可能社会上还会有第三方的参与比如软件开发公司它可以做兼容性更广的或者说有一些设备厂不具备的软件开发能力的内容

Q控制软件的商业模式大概会是什么样的能做成每年收费的模式吗

A如果说自己设备厂生产的软件可能就是给自己的设备免费使用的在第三方生产开发的软件其实有一个参考现在有一家公司在做叫德克斯它是按照一个控制点一年5000元的标准来收费就相当于收一个服务费它的作用是比如一个630的变压器原来只能带5台120的但是现可以让它带10台并且不用再增加变压器的成本

Q请问控制软件这块海外的运营商和国内的运营商的模式有什么不同吗

A国外并不是像国内有大量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国外就类似国有企业或者一些组织然后再投资不像国内这么多运营商一起在做这个事

Q国内的运营是怎样的模式选充电桩设备的时候是通过招标还是其他的模式具体的标准是怎么样的

A1其实也就这么几种模式比如像星星充电或者特来电从设备的研发生产制造再到公共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它们都做它们都是自己的设备这里边不牵扯到采购这一块然后有一些运营商比如最典型的国家电网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做的也有一些小的公司直接采购就可以

2所谓的标准其实也比较简单第一现在所有的充电设备都要满足国家2015版的国标这是一个硬性条件剩下的就是招投标的一些常规的内容比如价钱和售后的服务能力

Q目前看充电量的增长和实际电动车的增长不是很匹配请问这两者相匹配且利润率大幅提升的阶段大概会在什么时候

A首先确实是有很大一部分私家车会选择私装的模式因为毕竟私装方便价格又低目前我这有1个数据就是在私家车这一块私装的配套率差不多在60%左右也就是差不多10个私家车主有6个是有私装的确实会影响公装的使用率私装这一块我个人认为未来的配件比例会持续下降我觉得是这么几个原因造成的

1私装需要有车位需要有电但是电和车位都是属于先到先得的资源因为比如在一个小区里可能离电源点很近的就几个车位或者说小区的电量有限它不是一个无限扩张的规模或者趋势

2私装在安全方面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安装标准不统一包括很多早期的充电设备生产厂现在倒闭了也就是没有人负责售后出了安全事故也没有人能够承担但是所有的公共充电桩是接入到属地政府的监管里边的安全管理都是由政府定期开展私人充电桩其实是缺少监管的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很多物业现在也在考虑不再安装私人充电桩了而是在小区开辟一个位置然后找一些比较成熟的公共充电桩的运营商统一来投建

3因为主机厂这一端趋势很明显充电的续航里程和载电量可能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也就是用交流的充电时间也会不断增加目前充一台车可能6-7个小时但是在两三年以后可能就要变成15-16个小时到那个时候其实交流充电的意义并不大

基于以上几点其实私装未来的配件比例会持续的走低这是第一个大的前提在私装配件比例不断走低同时社会公用充电站无论是从建设规模建设密度还是整体的充电速度都在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那么私装的意义就是会越来越小其实我们认为800V电压平台的车变成一个主流之后私装的意义就不那么大了我们认为可能在2025年之后生产的很多车都会取消交流接口就不需要交流桩了那也就不存在私装了所以我觉得可能在2025年之后私装的配件比例会降到非常低的水平这个是我们自己的判断

Q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交流桩的数量还是一直增长的而且是比较多的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状况

A就像最开始讲的那几个场景包括目的地居住地工作地其实在居住地和工作地我们还是建设以交流桩为主的充电桩所以交流的比例还在不断的增长但是其实我觉得这个过程是分这么几个阶段现在的阶段是用公共的交流桩逐步去取代私人交流桩这是一个阶段然后下一个阶段就是公共的快充桩并且是大功率的快充桩逐步的去取代交流状我觉得这是不同的阶段所以就现阶段来讲在小区也好单位也好去布局一些交流充电桩确实还是很多运营商的一个方向但是我觉得也就是未来两三年替代的过程会逐渐完成

Q直流桩和交易桩相比现在盈利情况会更好一些现在直流桩的利用率大概能达到什么水平

A1直流桩如果是120KW的话平均下来它的利用率在10%左右10%是按照每天充电的时间除以24小时得出来的2关于盈利能力这一块从全国平均的水平来看交流桩的盈利能力其实是优于直流桩的因为交流桩本身投资也低然后并且它基本上都是锁定了现有的用户所以现阶段来讲平均下来看交流桩的盈利能力更好但是这个盈利能力并不是指能挣更多的钱而是它的资金回收周期会更短但是我们近一两年建设的一些大型的集中式的直流快充站它的盈利能力远超过交流桩或者其他的那种零散的桩群而且未来随着大载电量的车型越来越多对于直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然后同时我们整体的充电站运营水平会不断提升包括一些增值服务的配套那肯定是直流站大型的集中式直流站的盈利能力会有非常不错的预期

Q随车配桩这个收费模式是怎样的是相当于是整个出售还是根据充电的情况去收费

A首先是采购的形式出售的模式基本上是由主机厂来买单也就是主机厂来向设备生产厂来采购随车的交流桩然后从设备生产厂的角度来讲一般卖桩之后钱基本都是从主机厂这边收然后用户需要承担的一般是安装费但是现在基本上主机厂会承担一个基础的安装费比如外线距离30米以内的安装费主机厂来承担超出部分用户就自己承担如果说用户对于充电桩后期的使用有什么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要求定期的巡检或者说一年几次上门维修如果有这种服务的需求就是用户自己再多出一些钱然后交给生产厂然后由生产厂来完成后边的服务基本都是这个模式虽然这个钱是主机厂出的但是钱都是会出在购车用户身上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通合科技
工分
12.4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9)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19 15:37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9 10:11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9 09:15
    动力源不错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9 08:47
    感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8 22:16
    感谢感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8 21:26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18 21:19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8 20:54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18 20:45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