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上海钢联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12-14 21:47:20

一、上海钢联介绍: 01上海钢联数据业务发展进展 从一手数据采集,到研究分析团队的建立,再到 融合数据的产品,给体验用户提供相关数据的订 阅式服务。 现在数据的板块内容,围绕着8大板块在做,黑 色金属、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农产 品、新能源、新材料和再生资源。最早是从黑色 金属起家,17、18年在能源化工板块大量投入人 力物力,把能源化工板块的营收逐步提起来,就 是下属的山东隆众信息公司。目前是沿着产业链 的上游,原料端、生产端、产品端以及需求端, 去做的整个链条上的数据收集工作,包括价格数 据以及围绕价格波动的多维度数据。 目前主要的服务群体,是大宗商品产业链里的一 些企业。 像矿产类的包括全球的四大矿山,还有包括国内 大型的生产商,还有贸易商,比如厦门的几大 家,建发、象屿、国贸,都是我们核心的客户; 下一步像中建、中铁、中冶等建筑类的企业,也 是我们的客户;还有包括能源化工领域里面的中 石油、中石化,也是我们的核心客户;还有围绕 价格波动,很多场外的衍生品,包括商品期货领 域里很多大的投资机构也会使用我们的基本面数 据,这里会涉及到期货公司等;还有国家相关部 委和协会,这是我们目前主要服务的对象。 整体数据业务的收入,近五年在16-21年期间, 平均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能够达到27%。因为22年 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增速略有下滑,目前在全球 市场的地位按照营收看的话,全球的排名应该是 第三名,也通过了国际证监会组织认证的大宗商 品指数,比如说我们的铁矿石指数、煤焦指数、 螺纹钢指数,目前都有在对应的境外交易所,做 衍生品的交易服务。目前整个数据板块的收入国 内排名是第一名。 钢联提供的核心服务内容之一是价格板块,价格 应用场景主要分成四大类: 第一是对于大型的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他们签 订长期协议的定价标的,目前会被企业写到他们 的年度定价,甚至季度定价的合同合约里。 第二是场外衍生品的交易标的,例如新加坡的掉 期合约,澳大利亚交易所的交易合约等,还有海 南清算所的衍生品合约等。还有像企业端,应用 的更多,大型的生产企业也会用我们的数据去做 自己经营决策上的依据。 其他还包括,政府端主要是给相关部委提供最基 本的价格监测的依据,还有产业运行情况的监测 判定。比如在2022年疫情期间,对于复工的调 研,就是给工信部做的复工复产的调研。 02产业垂直领域数据生产流通情况与问题 产业数据已经形成了广泛流通的全流程闭环。因 为在数据要素市场里,说的更多的是整个交易是 否能够闭环,没有应用场景不交易。 对钢联来说,首先有自己清晰的产权数据收集,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数据治理和 数据加工的能力。我们目前数据库的数据指标量 大概是在220万条。自己采集数据的指标量能够 达到120万条。 在整个数据采集过程当中,我们相比较同行,是 更早形成了数据采集的标准方法,也更早适应了 像去年发改委提出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指数的管 理办法。目前在针对这个行业运行的基本面数 据,比如说产能、产量、库存等,项目数据收集 的采集方法论,也在和国家部委领导们做汇报, 形成行业的标准。 除此之外,基于大量数据的收集,我们也形成自 己的数据产品,比如手机APP端,网页的PC端, 以及目前增速最快的我们的数据终端,装在用户 电脑上的软件,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库API直连 的方式,给用户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上,比如我们的买方或卖方会对接我们 的数据,形成自己的投研基础数据库,我们的产 业用户会基于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数据,再加 上我们的钢联市场数据,形成一套对于企业经营 决策有帮助的EBC市场运营化系统,这是我们在 流通交易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以数据为主导的交 易模式。 在数据发展过程中,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 战。 首先是产权保护的问题,对于数据知识产权的保 护,目前没有相关条例可以遵循。虽然国家的数 据20条里也对三权做了定义,但目前来看,对于 三权的政府背书来说,还是没有明确是谁来背 书。像rmw也在发布三权的凭证,每家交易所 也在陆续提三权的概念以及三权的认证。但是对 于企业来说,不在交易所交易,三权也没有什么 意义,即使拿到三权,好像对数据的整体交易和 流通来说,也没有起到一定的保护或者抓手作 用。 第二是缺乏专业性的流通生态,对于钢联来说, 我们已经把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治理,最 终形成标准化的数据产品进行销售,就是数据交 易所认可的交易流通环节,已经实现了在大宗商 品领域里的闭环,但是如果这个闭环放到其他平 台或者其他生态去,似乎又无法走通。比如数交 所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挂牌到他的平台上去销 售,但我们目前是没有通过数交所这个层面成交 一单的,基本还是以我们自己的地推业务团队为 主,他可能会带来线索,但往往更多线索是需要 通过线下的业务团队进行转化。所以基本上大宗 数据还是以企业自己采集、研发、加工、治理、 销售为主,目前是这样流通的形式。 第三是多元数据供应不足,钢联目前采集的数据 主要依靠我们的采编人员、信息人员,通过样本 调研的形式、打电话的形式去进行数据收集工 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展开了很多其他的 手段,比如我们在2019年的时候和国家资源卫星 应用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遥感卫星采 集大宗商品的数据。还有和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也 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他向我提供的船舶AI数据 和车辆GPS数据,也在做大数据处理,能够监测 更加高频的进出口数据,以及更加高频的产业中 车辆物流数据。我们也希望政府端能够开放更多 的数据资源,供像我们这样的大宗商品领域里专 业机构去使用,发挥更大的价值。 03关于促进产业数据进一步流通利用的思考 产业数据的交易可类比这个大宗商品交易,大宗 商品交易相对来说标准化程度比较高,但是数据 端的交易相对来说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会多一 点。那么在繁荣数据交易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大 力发展交易的服务生态,特别要以数据使用者的 需求场景作为向导。因为大宗交易买过来的物 资,它的用途非常单一,但是数据用途会多样 化。 还有以自身业务需求带动数据流通。钢联既是数 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的采购者。因为我们人工 是采集企业数据,但同时也会采购卫星数据,采 购GPS数据,采购大量的其他有助于提高商品多 维度基本面的数据,就是能够提供商品第三方基 本面的数据使用场景,我们也会购买。另外也会 通过自己的科技能力,我们也有大模型团队的配 置,还有人工智能团队的配置。在我们做航运数 据或者是做GPS数据的时候,也会在原有的技术 能力之上进行赋能。 在整个行业数据要素推进过程当中,我们也建 议,在数据采集行为上面主体必须的条件,也是 从事数据采集调研行为主体应该具备的组织架 构、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也可以进行行政许可和 审批,也就是说对应的某项行业采集数据应该形 成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在过去几年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发改委之前叫停 了动力煤价格数据的发布,当时是因为行业第三 方的数据资讯公司在数据采集上面存在问题,没 有通过留痕或留档,就发布了价格,有烘托市场 的嫌疑和成分在里面。 像钢联在整个阶段过程中,我们每一通采集的电 话,每一通录入的信息都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采 集系统,我们也在之前动力媒的事件当中向国家 有关部门提供了钢联发布的价格指数依据。包括 最近铁矿石的价格,发改委也在不停地说价格很 高,行业的发布机构要多看采集留痕过程中是否 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是涉及到国际民生的大宗商 品,其实我们对应的采集和留痕工作都是做得非 常到位的。 还有针对重要数据制定管理办法,现在发改委只 是出了针对价格指数的管理办法,但是似乎对于 基本面数据调研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发布,举一个 最简单的例子,在今年的下半年,实际上国家是 要求钢铁行业进行评控的,从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来说,它的生铁产量在不停下降,对应的钢联的 实际情况是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和统计局相 比还是有一定偏差。 我们也向相关的机构提交了我们在采集过程中的 留痕工作。这里实际上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缺失 的,我们也在和相关部委领导沟通如何加快推出 重要数据采集方法的准则。 对于数据交易过程,我们有两点建议,一个是增 加数据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例,二是加快公共数据 授权落地的机制,能够让研发能力更强的数据机 构或者数创机构参与到公共数据深度研发过程 中。 04上海数据交易所相关合作 在上海数交所目前我们是挂牌了10个产品,2023 年线下签约的合同金额是3437万。在2022年和 2023年获得了首届数交所数据交易节的年度领军 人物朱军红,也在2023 年数据交易节提名了优 秀数商名录,获得了企业的数字资产纪念奖。 二、Q&A: Q:入表明年会是一个偏常态化的动作吗? A:从财务角度看,由于企业数据资源成本暂行 规定将从 2024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这将是一 个常态化的动作,但它会对企业会计准备产生一 些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整个资产的定义。 实际上,无论是财政解读还是其他相关研究的材 料,个人认为关键还是要针对资产确定四个条 件,即自己拥有的、历史交易形成的、成本可计 量、经济利益可流入。也就是说,可能从政策制 定的本身来说,大家都可以用,但是否能拿到这 些资源则是另一回事。 Q:是否明年Q1就需要入表? A:是的。作为上市公司,最终的财报,比如年 报,都需要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在这方面,我 们肯定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去做,进行相关的准 备工作。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的话,那就可以 做出入表的决策。 Q:因为如果明年要入表,回溯完之后,这个同 比数字和我们目前未入表的统计数字不会有较大 变化? A:可能回溯在披露格式方面会有一些难度,因 为它的目标是将资产归入一个种类。比如,从我 们自己的准备情况来看,我们可能会将其分为钢 铁数据、有色数据等。按照我们目前的架构和前 面提到的市场情况,我们最早是定编定标准化的 采集数据的流程,现在我们配合有上海钢联的数 据加工中台,会落实到某一项具体资产上。同 样,回溯也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相关工作。 Q:大部分会记录在无形资产上? A:是的,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如果考虑到 数据出售的排他性,那么肯定是以无形市场为 主。如果是存货的话,那就是将最终的数据出售 给购买方。 Q:是否可以期待明年Q1净利润率有一个明显的 同比变化? A:可以这样理解。但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比 较困难的一点是,大家认为无论这个数据如何使 用或处理,它能够带来经济流入,即数据的使用 寿命或价值年限,现在都比较难以确定。 Q:在这个数据入表的过程中,它对前端的数据 生产和后端的数据产品制作有没有一些推动作 用?实际上,比如说我们入表后,是否真的会获 得更多的银行授信,从而使公司层面有更多的动 力去做一些新的相关数据的采集? A:这比较难说,因为每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都不一样。以上海钢联为例,从管理层来看,他 们不一定看好数据资产入表这个目标,因为这实 际上并不会给经营者带来现金流的变化,而且还 会从纳税筹划方面来看,造成利润上升,如果没 有配套政策的话,利润上升会导致企业纳税额增 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非常 正向的影响。但是如果从其他企业的发展阶段来 看,他们可能需要估值的提升或者适用性的提 升,那么他们可能会更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利好:1)另外,从我们最近准备的情况来看, 其实前面我们在介绍公司业务的时候一直谈到这 种标准化的问题,就是说你最终将整个采集加工 的数据产品全部都控制以后,实际上会给整个公 司的内部管理带来一些好处,这会提升企业内部 管理能力。 2)如果从更多的数据采集来看,我们实际上第 一个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比如说我们会调 研很多相关的商品数据,最终是为了满足用户的 需求。另外一个比如说我们一直跟市场说,我们 会不断地去扩一些品种,将科学应用我们的标准 化模式复制到其他品种上去,但其实这并不是入 表带来的。 Q:明年净利润提升带来的估值提升能否帮助我 们对于在银行授信的环节起到一定帮助?政府是 否有鼓励公司去做一些前期成本的支出? A:从财务角度来看,对数据入表的想法在谨慎 性和理解上存在差异。比如未来资产目标需要披 露应用场景,我们主要有 4 个应用场景。从现货 和金融衍生品来看,数据的时效性可能只需要一 个月、一个季度或半年就足够了;而从企业市场 经营决策的角度来看,相关人员研究数据工作 时,肯定希望数据年限越长越好,因为只有不断 投入新数据,才能让数据更有价值,并且无形资 产的摊销年限是10-20 年。 因此,今年作为新有的数据,要得到认可还需要 一段时间,最终入表的体现可能就是入表的规 模。比如说,我假设今年入表的资产规模高达两 亿元,由于摊销额度可能比较大,需要根据年限 来确定,到底是摊销到一亿元还是 1.5 亿元。最 终形成的无形资产净额可能并不是特别大。 Q:未来在上海数交所还会有新的挂牌产品吗? 以及包括下游签约金额的趋势? A:我认为不会,因为现有挂牌产品涵盖了很多 内容,包括数据对接服务,这个行业的八大行业 基本上都涵盖了。 也就是说,未来很多公司在新品研发上会涉及到 科技产品,包括汽车领域和双碳领域。这些领域 的公司可能需要投入产出,因为这些数据首先需 要积累,然后还要得到客户的认可。 Q:签约金额和下游趋势? A:八大行业,涵盖面比较大,未来可能在公司 新品上面,像科技产品、汽车领域、双碳等方面 可能会有些投入,因为要先积累进而得到客户的 认可。 Q:线下交易放到线上,交易所帮忙导流吗? A:问题是如果这个业务交易所就能帮我导入完 成了,那就不需要那么多地推的业务人员。我们 业务不是线上导流就能导流完成的,因为它大量 的需要专业的销售去给客户路演。而且我们其实 不缺用户,交易所的引流效果相对较少。 Q:我们的对交易所的诉求是? A:把数据安全、数据确权、数交所联通等问题 解决掉。要有财政部和工信部,甚至相关的一些 部委的认可。每次交易完之后,会发数据资产凭 证,然后这个资产凭证和这个数据资产入表有关 联,这样才可能放到线上交易。 Q:现在的情况? A:首先是联合了九个区域级的交易所,现在交 易所的问题是交易所之间互相不打通,相同产品 需要在不同所重新挂,重新交费。部分交易所间 没有打通,比较割裂。 Q:数据要素市场有在某方面迸发很多数据吗? A:还是要看线下的线上到底怎么来推进。1)从 采购原材料端来说,我们这块比如说能给他采购 的决策。2)在配料上,比如说实际上成本最 优,然后再接触到产品端,我们可以让他做一些 最终生产产品的决策。它整个形成一个闭环。 3)在市场方面,未来市场的数据怎么样去流 入,那未来可能形成了一个研究机构,导致数据 需求就越来越多,也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自己 形成了一套加工数据,数据治理的产品。 在监管的时候,我们觉得未来的业务场景,应该 继续用,因为能够获得的数据越多。而且沿着这 个产业链,从每个服务于每个企业来看,我们也 知道从自然经济决策来看,他最需要什么,这个 也是比较前沿的东西。 Q:我了解的数据交易所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会 员方式赚钱,需要大量去推广,对方获取资讯, 另一个是买数据,按一批数据数量来看,我们是 什么方式? A:我们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做好一些线上线下的 商品咨询服务,包括现在举办的钢铁联盟。就把 行业包括政府和协会,参与者聚在一起,通过线 下的方式增强联合的粘性,引导他们去购买我们 相关的数据,应用到前面的几个应用场景,我们 一直是这样做的。 Q:公司未来规划? A:其实公司中长期规划就是让产业数据高速。 然后我们保持全年市场预期20%以上,我们前两 年也做到了,今年可能稍微慢点,但是也符合预 期。就公开资料显示,数据我们在国内应该是名 列前茅。但是还要跟海外相比,目前力争在近两 年做到世界第三。 Q:增长的规模及业务? A:因为我们之后要干做电商,就是类似于卖钢 材。大概去年及今年每天的交易量十分丰富,23 年目前来说钢价下跌,但我们整体成交量增长了 10%以上。 Q:咱们的数据库在国内有相似的吗 A:目前我们应该是最大的,比较权威的,成交 量在220万条-240万条,自己采集的数据成交量 大概在120万条。 Q:那咱们的数据怎么去做更新? A:我们这边是有一个采集系统,不受采集人员 限制,采集人员上岗之前会有一个培训。他上完 岗之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规定的事情, 相当于把他的这个日常的采集工作具体化。 Q:营收情况? A:19年营收到了1200个亿,不含税,现在也是 1000多亿。 Q:我们的模型的参数是多少? A:不太记得了。 Q:租赁的话月开支多少? A:目前预算不多,模型没有对外开放。 Q:数据入表是我们自己做还是政府指导? A:那要根据每个企业来,目前来看,数据入表 等于以前的数据费用化前面加了一个环节,从财 务的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回溯到制造业。首先 要制造数据,然后销售数据,销售数据的成本, 是按照无形资产的办法分摊出去。 Q:入表后,过去成本摊销差额? A:跟资产的使用寿命有关,数据衰减比较快采 用加速折旧法,或年数总和法。未来利润不一定 差别很大。 Q:入表后,公司预计明年能增厚多少利润? A:这和数据资产使用年限和摊销方法相关,比 较难确定。之前成本不用管,使用未来适用法, 只有明年开始投入的才会确认。 Q:线下3400多万备用金额,是谁买的? A:平均一个合同10万的话,有300多个客户。 Q:公司有动力生产更多数据吗? A:难点是生产的数据必须证明带来经济利润流 入,这比较难确定。 Q:过去数据生产费用投入是多少? A:简单看数据订阅,数据订阅2022年实现4个 亿收入,毛利率60%,成本端1.6亿元;公司整体 研发费用一年8000万,与数据生产直接相关的没 有具体记录。 Q:公司扩品类未来计划? A:我们现在8个行业,还有很多细分产业链。 从布局来看,公司去年成立科技事业部,做一些 扩品类工作。另外,在黑色金属、双碳也做了产 品布局,面对下游需求变化如汽车行业也考虑做 新产品。 整体思路是沿着商品的产业链做调整,在产品扩 张时也会考虑盈利端情况。对某个商品品种,引 进行业带头人,积累数据,形成一定影响力带来 营收。 Q:行业小模型情况? A:上海钢联EBC,围绕价格变化数据与企业ERP 数据融合,目标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效率, 从采购、生产到产品端优化整个产业链,可以帮 忙完成价格预测等工作。 模型之前需要添加相关指标才可以输出结果,现 在我们会把模型放入EBC软件中,让它快速得到 结果。 Q:小模型大概什么时候出来? A:看大客户什么时候出现需求,以及他们的报 价情况。 Q:现在模型有定价吗? A:现在内测完了,马上开放外部测试,测试完 之后才会考虑应用到哪些场景中。我们是基于大 模型底座,垂直在大宗领域,把自己多年的沉淀 的数据、咨询内容等作为学习小模型基础。 Q:该产品收费模式? A:如果是网页是订阅收费,如果是大客户系统 则是项目一次性收费。数据实施更新下,先把小 模型卖了,收一次性实施费,后续数据更新也会 再次收费。 Q:大宗商品链条,可不可以通过类似同花顺机 器人查询按次查询收费? A:目前这种场景银行给我们提供多一点。像同 花顺机器人可能会选择联合产品研发方式谈收费 模式,按数据调用量和次数收费。 Q:利用大模型能力帮助下游做原材料优化或许 也有潜力,现在公司有没有做类似布局? A:这块倒没有,我们一直强调客户服务能力。 Q:比如汽车也会用到很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怎 么利用数据能力做优化? A:以钢厂为例,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规划生产计 划是生产汽车还是家电钢材等。我们会对下游原 材料价格和区域需求情况做预判,因而帮助他们 对生产品种和投放区域做决策优化。 在采购端决策流程中: 下游客户有很多供应商,供应商会提供原材料价 格数据,我们帮他们判断价格是否合适。比如, 三一重工需要采购800多个品种原材料,我们给 他推送各个品种价格,帮助他们做采购决策。 Q:我们挂牌产品有什么成本? A:没什么成本。 Q:3000多万交易额和2.5万交易额分别是什 么? A:3000多万是我们单向的线下备案金额;2.5万 是供需双方线上的交易金额,需要需求方采购确 定—供方提供产品—上传相关付款凭证等多个环 节。 Q:交易所目前交易情况? A:交易所没有抓手,目前大一点的国央企、银 行会有一定程度上配合政策推进。 Q:我们是不是可以自己做交易所? A:我们本身就发挥了“数交所”功能。在今年 上半年,我们和数交所建立了数据交易平台,定 位于行业中心。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生态,向客 户采购数据、治理数据、形成产品。 推进困难:即使我们干了这些事情,依旧没有抓 手。帮客户完成交易后,费用怎么结算、资产凭 证怎么确定都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目前平 台更多还在理论框架层面。 收费模式:现在数交所和9个区域级平台打通上 链了,我们也可以进入这个交易链,设置一定费 率交易收费。 Q:上交所会再开一个大宗数据交易所吗?公司 平台有唯一性吗? A:上交所支持我们打造钢铁行业交易所,会把 交易制度赋能到我们行业中心来,我们在钢铁行 业具有独特优势。 Q:我们收费价格是和上交所一样2.5%吗? A:不止2.5%,我们是实打实撮合交易。 Q:今年数据交易金额是多少? A:今年数据交易金额是10个亿,我们3000多万 备案金额也记在这。 Q:公司数据平台三个阶段计划,现在2023阶段卡 在哪里? A:技术不是问题。但是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谁 来给上海中交所去做认证,上个产品能不能全国 通用?三权到底谁来发交易凭证?和财务税务这 边如何打通这些问题? Q:如果公司营造了线上交易的氛围出来,走出了 量,交易所会提供相应支持吗? A:肯定会,但是前提是我们得走多少,我们现在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我再突破上线,我也突破不 了政策边界的上线。 当然我们希望全部走线上,但是需要把线上的问 题全部解决,包括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数 据资产名称的问题、安全的问题等等。明天的那 个钢铁交易平台在我们体系内存在,现在还在孵 化阶段,但是后面一旦提供政策支持的话,那就 可能衍生出新的一套数据交易的玩法,通过数据 治理给行业赋能。 Q:政策方面怎么看? A:利用数据提高效率这方面,现在还没有形成一 个利益的反哺的机制,应该说还是以稳定发展为 基础建立自己的规划。有些数据比较敏感,就会 与公司政策背景相联系,到底是国企来做,还是 政府来做、民企参与。而行业如钢铁业,影响力 也比较大,就和政策挂钩了。 Q:数据跨境有增量了吗? A:我们在加大海外影响力,目前产生的效果暂 时不会很大。 Q:数据资讯业务的现在的年付和综合度目标基本 是在20%左右,那未来的目标情况如何? A:从目前来看成熟的板块增长20%的目标都压力 很大,未来2024年上半年要把最困难的时候熬过 去,到下半年就会更好一些,其实所有的市场参 与者都不好说。 Q:公司数据这方面的投入成本,是按照订阅那边 的业务4个亿的成本去算的?另外项目那部分的 为什么不会记录在内? A:那块记录不了。比如说项目制的研究咨询和商 务推广,不是数据业务不能记录。 Q:数据资产入表时是从投入的角度去算,但是东 西价值到底值多少是由谁评判?真实价值会不会 比投入的大? A:目前暂行规定用成本法,其实领导讲的情况肯 定是会存在的。涉及到资产评估,肯定带有一些 经济目的,那肯定会请第三方的评估机构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上海钢联
工分
2.5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