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硅碳负极系列2-活性炭专家交流(1)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1-08 19:02:42

会议要点

1. 活性炭市场演进及成本走势

活性炭产品细化:粉状活性炭生产容易,已有较大产能;颗粒状产品(不定型破碎颗粒和圆柱状)技术突破较晚,目前形态主要由椰壳和煤质材料占主导。

环保政策影响成本:自2016年国家加强环保政策以来,活性炭原材料价格上升,生产制造成本及环保、合规成本也增加,推动产品价格上涨。

价格走势分析:活性炭价格相比2016年上涨约50%,2023年有所下调;预计2024年价格走势取决于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及产能竞争情况。

2. 活性炭市场扩产与应用前瞻

扩产计划概览:公司计划几年内达到年产量10万吨,但至少需至2024或2025年;目前木质颗粒活性炭产能约1万吨,可能按每年增加5000吨至1万吨递增。

下游需求及政策影响:下游主要需求在取代煤质活性炭,国内外环保政策如欧盟碳关税将影响产品竞争力;木质活性炭碳足迹远小于煤质,有明显优势。

市场竞争策略:公司提供与煤质活性炭等效价格的木质活性炭,依靠产品性能优势争取市场,没有采用降价快速增量策略。

3. 硅碳负极市场与销售策略

企业生产能力递增:23年目标产销量约1万吨,24年预计增长至1.5万吨至2万吨

出口市场及价格战略:企业拟在未来提高出口比例,并针对欧美市场的二氧化碳减排需求实现价值增值,现出口价格比国内可高30%

盈利能力分析:颗粒状活性炭的毛利率高于普通粉状,可达30%以上,接近40%

4. 活性炭市场与竞争态势分析

活性炭新应用领域尚在探索阶段,未见显著市场增长但在精细化工中有潜在新用途。

现有颗粒状活性炭市场竞争较小,国内同行少,海外技术停滞,两大对手未构成主要竞争。

活性炭市场潜在增长与政策相关,如禁塑令可能导致活性炭需求爆发式增长。

5. 海外市场与产能规刑探讨

国内外市场对煤质活性炭的需求:海外市场年出口煤质活性炭约25万吨,主要到日本和韩国,主要领域为水处理。其中,约20万吨为破碎颗粒型,5万吨左右为柱状,粉末型约一两万吨。

产品难度与盈利能力关系:柱状活性炭制造难度更大,但市场盈利性可能更好于破碎颗粒型。木质活性炭旨在替代煤质活性炭,因材料特性差异,实现同等甚至更优性能的成本相对较高。

产能规划与市场需求:2024年计划产能增加至2.5万吨,其中2/3将是破碎颗粒型,与行业需求分布相近。2024年第二季度预计新增产能将完全释放,适应市场增长。

6. 煤质活性炭市场未来潜力分析

活性炭市场有巨大增长潜力:煤质活性炭在水处理和气体处理领域的使用量远不如日本,表明国内市场有显著的增长空间。

落实环保执法关键影响需求:如果国家环保执法严格落实,需求量将大幅增长,翻倍也不止。目前需求增长受到政策执行不严的制约。

低端产品侵占市场份额:多数企业采用成本低的粉状活性炭,高品质活性炭如颗粒状产品受监管不严影响未能获得应有增量。

7. 硅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分析

超级电容炭市场概况:全球需求约2000吨,主要产商有日本科力、斯里兰卡黑卡、韩国企业、中国原力,原力产品处于市场增长中,年销量约300-350吨。

多孔碳与硬碳进展:多孔碳合作顺利但细节保密;硬碳产线已投产,与宁德时代、中科海纳合作,但具体销量和需求不明确。

策略调整:公司逐渐从中端市场向高端转型,将推出新产品,不只依赖价格战来获取市场份额,考虑兼并收购需谨慎,重视企业文化和合作意愿。

8. 高端定位与技术差异

经营目标指向高端市场:虽然高端市场容量小,但利润较高,公司正逐步进入并盯紧特定欧洲企业发展客户关系。

技术及成本优势扩大:近年技术提升显著,如磷酸单耗降低,技术与管理细节导致与竞争对手差距扩大,尤其在原材料消耗和生产效率上。

短期经营状况与产能规划展望:2023年Q4粉状活性炭占销量90%,预计2024年Q1同比增长但环比下降,已排产产品因特殊原因交货困难。

Q&A

Q:活性炭产品的生产难点在哪里?贵公司突破颗粒状活性炭生产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

 

A:颗粒状活性炭主要分为不定型的破碎颗粒状和圆柱状两种形态,传统的由椰壳和煤质材料占主导地位。我们公司掌握生产圆柱状和破碎颗粒状活性炭的技术始于2012年至2013年,但初期未大规模投放市场,主要由于当时市场接受程度和环境限制导致的经济效益不明显。2016年下半年国家加强制造业企业环保治理后,煤质原材料成本和合规成本上升,促使煤质活性炭价格上涨,刺激了木质活性炭的市场需求。我们是在2018年到2019年间推出破碎颗粒状和圆柱状的木质活性炭产品,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逐步投放市场。

 

Q:活性炭价格现在如何?2023年煤质活性炭的价格走势是如何的?

 

A:活性炭价格因不同应用场景和参数而异,很难给出确切报价。然而,就大概情况而言,煤质活性炭价格从2016年环保政策强化前到现在已经上涨了将近50%。2023年价格有所下调,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降低和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下游反馈需求并未如预期那样爆发式增长。

 

Q:贵公司木质颗粒活性炭的市场需求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增长的?又有哪些变化?

 

A:真正的需求增长始于2020年。市场条件改变,尤其是环保政策和成本因素驱动下,市场开始接受木质颗粒活性炭。随着煤质活性炭成本上涨压力增加,木质活性炭需求逐渐变得强劲。

 

Q:我们有一个几年内达到10万吨产能的扩产计划,能否详细介绍在2024年和2025年大概会达到什么样的产能规模?

 

A:24年和25年的产能不可能直接达到10万吨,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木质颗粒法活性炭的年产量大约在1万吨左右,预计在2024年和2025年可能会按照每年5000吨到1万吨的速度逐步增加。这和市场需求、国家环保政策以及国际形势都有密切关系。

 

Q:公司目前在硅碳负极业务的客户应用场景和下游主要客户分布是怎样的?

 

A:下游客户主要是关注煤质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的现有客户。我们的目标主要是取代煤质活性炭,因为煤质活性炭是我们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国内市场,我们正通过性能优势,以相同的价格与煤质活性炭竞争,而不是采取降价策略,因为活性炭成本对客户来说不是主要因素,且我们的产品性能优势允许我们维持价格。

 

Q:出口和国内市场的销售分布情况如何?国内是否存在通过贸易公司出口的情况?

 

A:目前销售比例大约是30%出口,70%国内。整体和公司的销售比例相仿。虽然有一部分通过贸易公司出口,但相对较少。

 

Q:替代煤制活性炭在价格和性能上有优势吗?

 

A:从2018年2019年开始,我们看到煤制活性炭成本趋势上升,预测未来不可能回到2016年以前的水平,所以选择了市场投放。当时评估的成本能和煤制活性炭接近甚至更低,目前市场上由于性能上的优势,我们维持和煤制活性炭相同的价格。

 

Q:公司在替代煤质活性炭的竞争策略是什么?

 

A:我们不考虑仅通过降价来取代煤质活性炭,因为下游客户对活性炭成本的敏感性不高。我们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性能,能够通过减少使用量来降低下游的整体成本,这是我们取代煤质活性炭的核心策略。

 

Q:未来几年对于颗粒状产品的产能投放或量的增加规划是怎样的?

 

A:我们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能投放。如果需要增加产能,这对我们来说是相对轻松的事情,比如半年内就可以实现5000吨到1万吨的增加。但这将取决于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等多因素。

 

Q:活性炭项目的未来规模扩张计划是怎样的?

 

A:对于活性炭项目的未来规模扩张,明年的目标是增长5,000吨,预计达到15,000吨到20,000吨之间。25年我们将继续增加产量,具体增长量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按照目前的趋势,增长将会继续。

 

Q:公司销售策略中,出口与国内销售的比例是如何安排的?未来是否考虑在出口上获取更高的份额?

 

A:目前无论是粉状还是颗粒状的活性炭产品,销售策略大致为30%外销和70%内销。对于颗粒状产品而言,未来的增长预计在出口市场尤其有势头,主要因为国外市场的二氧化碳减排以及环保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这使得我们在出口市场上有更好的议价能力。

 

Q:出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在盈利和报价方面有何差异?国内外溢价现状如何?

 

A:目前出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报价差异并不明显,但从2026年起,预计会体现出更大的差别。一旦海外大客户的突破实现,出口产品的报价将显著高于国内,预计至少可以高出30%。至于具体的盈利能力,未来会有更好的体现,比如24年就预计会有海外大客户的突破。

 

Q:颗粒状活性炭的毛利率如何?

 

A:颗粒状的活性炭比普通的粉状活性炭的利润更高,毛利率约在30%以上,接近40%。这一情况不会在每个财报中详细分解,但可以了解到,颗粒状活性炭的盈利情况相对较好。

 

Q:活性炭新的应用场景是否有可能增加其他市场应用空间?

 

A:目前没有看到大的应用领域。但在某些精细化工环节,活性炭有可能作为新的催化剂载体增加新的市场应用。例如,随着政策如禁塑令的实施,活性炭的应用在某些领域如聚乳酸(PLA)领域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Q:国内其他企业是否也在开发活性炭颗粒?

 

A:国内稳定供应活性炭颗粒的企业不多,除了原力外,可能还有一到两家。但他们产品量较小,新生和吉竹分别有产量在5000吨左右,不过它们的产品应用较为单一且未来可能没有较大增长。另一家公司声称产量达到1万吨,实际上可能在两三千吨左右,主要服务于低端市场,预计不会和我们形成直接的大规模竞争。

 

Q:海外的竞争格局是什么样的?

 

A:全球能做木质颗粒活性炭的公司除了原力外只有三家。其中一家美国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燃油汽车尾气排放系统,原力不与其直接竞争。欧洲的一个供应商由于设备老化并持续停产,未来可能不会对市场形成影响。第三家法国公司由于原材料获取限制,产品量固定在每年大约1000到2000吨,无增长机会。

 

Q:国内颗粒状活性炭的市场需求量是多少?

 

A:国内颗粒状活性炭的市场需求大概有30万吨,包括破碎颗粒和柱状活性炭,但不包括直径大于8毫米的活性胶。应用分为气相和液相,液相用量更多,主要用于自来水处理等,可能达到总量的2/3或3/4。气相应用包括空气净化、VOCs处理和油气回收等领域。食品医药领域的应用很少,对产品的纯度有较高要求。

 

Q:国内外硅碳负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和销量情况如何?

 

A:国内外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相当。在硅碳负极材料中,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出口的煤质活性炭年销量大约为25万吨,约一半出口至日本和韩国。海外市场中,破碎颗粒占大约20万吨,柱状活性炭在4万至5万吨左右,粉末状活性炭则大约有1万至2万吨。综合来看,市场容量在55万吨左右。

 

Q:当前公司生产的颗粒状活性炭是柱状的还是破碎的?两者在生产难度和盈利能力方面有何差异?

 

A:我们生产的颗粒状活性炭既有柱状的也有破碎的。相对而言,柱状活性炭的生产难度更大,但破碎颗粒的盈利能力更好。尤其是在木质原材料方面,要达到或超过煤质活性炭的性能,生产代价较高。同时,破碎颗粒的生产相对容易,且在下游市场中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因此机会点更多。

 

Q:公司在2024年的产能规划方面,将如何分配破碎颗粒和柱状活性炭的产量?

 

A:在2024年的规划中,我们预计产销量至少增加至2.5万吨。其中,大约2/3将是破碎颗粒形式。这一分配与行业需求分布基本相符,因为破碎颗粒的市场接受程度更高。

 

Q:公司新增的产能投放节奏如何?产能何时能完全释放?

 

A:我们预计在2024年的第二季度新增产能将完全释放。对于整个2024年而言,我们的目标是整体产销量达到1.5万吨到2万吨,这意味着相比目前还会增加约5000吨到8000吨的产能。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我们将保持1万吨的总产能。

 

Q:公司的木质活性炭生产工艺是否与竞争对手有所不同?之前业绩盈利较好是不是与公司的工艺和成本控制有关?

 

A:实际上,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在行业内大同小异,基本都遵循常规方法并由此进行工业化放大。公司之所以能在业绩盈利上表现出色,与我们对生产成本和碳结构的深入研究有关,这使我们在单耗方面全球最低。假如价格波动至7千到1万元之间,公司的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至于原材料磷酸的价格,虽然不会回到21年之前的4000到5000元,但也不会飙升至2万或3万,预计会在7000到1万之间波动,这样的价格变动对公司而言影响并不大。

 

Q:煤质活性炭在VOCs废气处理和垃圾焚烧行业的需求前景如何?国内市场需求是否稳定?

 

A:国内煤质活性炭市场需求极具潜力。目前,中国在水处理和气体处理上对煤质活性炭的利用量甚至不如小国如日本,因此市场空间巨大。由于监管力度及执法不够严格,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使用便宜的粉状活性炭,如垃圾焚烧行业所用,这导致市场上低质产品较多。实际上,如果相关规章制度得到严格执行,活性炭的需求量可能会翻倍。根据国际研究报告,活性炭预期应以每年8%~9%的增长率增长。然而,由于诸如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并未完全释放,实际增长率并未达到这个数字。

 

Q:当前活性炭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及市场穿透情况如何?相对于树脂或膜,活性炭的地位如何?

 

A:活性炭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比如在食品领域,大量独立使用活性炭,而在药品领域,则往往和膜材料搭配使用。活性炭在过滤和净化过程中极其重要,即便是常见的打针用的输液都需经过活性炭处理。而在一些高精尖领域或者利润率较高的领域,活性炭同样有渗透。国内市场在这些高端领域每年的需求量大约在2000吨到3000吨,并且这些产品的毛利率空间在百分之百左右。不过,具体到价格则因品质差异而有较大浮动,可能从30000元到89000元不等。

 

Q:超级电容炭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和竞争情况如何?

 

A:全球超级电容炭需求量大约在2000吨左右,目前市场上能够量产的企业大约有四家。其中产品质量最好的是日本的科力,价格最便宜的是斯里兰卡的黑卡原力。当前我们的销售量大概在300吨到350吨之间。此领域涉及高精尖技术,产品质量和生产自动化程度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Q:多孔碳产品的开发进度如何?

 

A:在和国内外的一些头部企业进行顺利合作,但具体细节无法透露。已投产的几百吨产线正在调试中。虽然产能已有,但下游市场如宁德时代等处于试验阶段,因此需求量不会太大。

 

Q:硬碳1500吨产线的工作情况以及与宁德时代和中科海纳的合作状况如何?

 

A:硬碳产线已投产,但由于新能源领域涉及敏感信息,无法透露太多。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和合作基础。

 

Q:元和化工股权出售的目的是什么?

 

A:出售元和化工股权是一个业务划分决策,目的是方便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因为在原力以外的股东可能不愿意进行这样的投资。

 

Q:公司在国内粉状炭市场的竞争策略是什么?

 

A:公司不会只依赖价格战来提升市场份额,而是会推出新产品,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和价格区间的市场。此外,公司在选择兼并收购对象时条件苛刻,不仅看价格,还考虑企业文化和合作意愿。

 

Q:公司在高端粉状炭市场的竞争情况如何?

 

A: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的竞争情况都很好。原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去替代竞争对手的产品,已经取代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比如,原力已经取代了法国企业西卡在中国医药和催化剂行业的市场份额,去年的数据显示,西卡在这些领域的出口已从1200吨下降到400吨,减少的800吨由原力取代。

 

Q:关于五年的高端市场发展规划,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A:我们的战略目标相对简单,就是逐步发展,目标是一家一家客户慢慢拿下。由于高端市场的总量有限,它的增长速率不会像普通市场那样快速,不可能一年增长仿如3000吨到5000吨。我们主要盯紧了两家欧洲企业,Decker和Norit,针对他们做的应用和客户去逐步进行攻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将来在木质粉状活性炭市场,我们的目标可能会根据与日本的区别有所调整。

 

Q:公司与国内竞争对手在技术和产能上的差距是怎样的?差距是在缩小还是在扩大?

 

A:我认为我们与国内竞争对手在技术和产能上的差距在增大。原因在于即使技术本身得到扩散,竞争对手也没有能力在工业层面实现这些技术。这涉及到的是是否有合适的人能够理解并变现技术、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购买相应的设备及执行调试的能力。例如,在磷酸单耗方面,我们从2011年上市时每吨消耗200公斤已经降低到远低于100公斤,而竞争对手从当时的300-350公斤降到现在最好的企业也只能达到180公斤,大部分仍在250公斤左右,这展示了明显的差距。

 

Q:公司在走向高端市场和替代进口方面的主要差距和挑战是什么?

 

A:目前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们在对下游应用端的理解和研究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因为他们有数十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第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比如不同批次的指标稳定性,对于我们产品的水分指标,例如小于等于10%,中国企业可能在5%-9%之间波动,而国外企业可能会控制在一个更小的区间,如8%-8.5%。

 

Q:能否简要介绍一下2023年第四季度及2024年一季度的木质活性炭出货量和排产情况?

 

A:2023年第四季度木质活性炭的出货量大约在3万到3万4千吨之间,其中90%是粉状活性炭,剩余10%是颗粒状活性炭。对于2024年一季度,由于春节的原因,产量预计环比第四季度会有所下降,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预计将实现增长。由于年末供应链和订单的波动性,目前有些产品的交货出现了困难。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宝安
S
中科电气
工分
1.9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