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新能源:风电“卷”到哪一步了?
无名小韭38170425
2024-05-10 10:19:27
2023年S明阳智能(sh601615)S “风机及相关配件”业务毛利率为6.35%,当年前三季度“风机制造业务”毛利率10.77%(假设年报中的“风机及相关配件”与官网业绩展示中的“风机制造业务”完全重叠);2022年“风机及相关配件”毛利率为17.77%。

S金风科技(sz002202)S 2023年“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业务毛利率6.41%,2023年上半年是3.64%。2017年及以前基本都在25%附近,2019年有个低点11.39%,然后反弹至21年中的20.34%的高点,然后就是一路向下。

 2023年电气风电“风机制造与销售”毛利率5.74%,22年为14.07%,23年销售期间费用率24.57%;S运达股份(sz300772)S 风电机组”毛利率12.5%,22年17.1%,23年销售期间费用率10.92%;S东方电气(sh600875)S “新能源-风电”毛利率9.94%,22年12%左右,23年销售期间费用率13.01%;S三一重能(sh688349)S “风力发电机组”毛利率15.45%,222年23.25%,23年销售期间费用率15.43%。

可以看出,前些年整机“卷”的还不是很极致的时候,明阳智能还能略带“傲气”;一两年前开始,明阳也开始不得不竞一些低价项目,毛利率逐步向金风靠拢。运达、东方、三一毛利率要高于明阳、金风、电气,具体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与技术路线有关。即使这样,运达、东方、三一风机制造业务目前也基本处在亏损状态。

不管怎么样,年报上看,目前明阳、金风风机制造这块,毛利率已经卷到6%附近了,而2023年明阳的销售期间费用率11%左右,金风17%附近。6%多点的毛利率意味着基本就是亏本赚吆喝。明阳、金风去年没有亏损,金风靠的是“风电场开发”和“风电服务”,明阳靠的是“风电场发电”和“电站产品销售”。明阳的“电站产品销售”就包含了电场出售。

一季度,明阳营收50.75亿元,同比增长84.6%;毛利率20.62%,相较于2023年的11.2%,增幅超过9个百分点。金风一季度情况也类似,收入70亿,同比25%;毛利率26.12%,对比23年的17.14%,也有差不多9个百分点的增幅。

金风、明阳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大概率主要因为2023年一季度疫情的原因导致基数较低,明阳可能存在做账的可能,把成本放在四季度,部分收入确认放在一季度;但毛利率大幅提升是不是因为风机制造见底了?还是说只是反推一年前的招标价格反弹?毕竟成本这块一季度变动不是非常大。

可以说,目前整机厂风机制造基本是全行业亏损。但如果去看下游的电厂情况,包括这些整机厂的电厂情况,就会发现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比如风电开发这块金风科技去年毛利率47%左右(22年65%左右),明阳去年63%左右;风电转让这块运达去年毛利率27%左右,明阳30%左右,都还不错。下游的电厂运营商,川能动力2023年“风电及光伏发电”收入15.61亿元,营收占比47%,毛利率73.86%,ROE(摊薄)10.79%;江苏新能去年风力发电收入16.86亿元,收入占比86.64%,毛利率54.39%,ROE(摊薄)7.36%;三峡能源去年风力发电收入185.69亿元,毛利率56.94%,收入占比70.11%,ROE(摊薄)8.7%。

有些运营商报表上没有拆分的那么明细,有些直接体现在投资收益中,但基本可以确定下游风电场运营商目前的收益情况其实还不错,ROE普遍在10%左右(如果只单独考虑风电业务,ROE预计会更高一点),在现今的利率环境下,这个收益率已经相当可观。

风机制造全行业亏损,下游日子还不错,需求其实也不错,很显然,“内卷”的动力主要来自行业内部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在全业亏损的背景下,这种“内卷”还会持续多久?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金风科技
S
明阳智能
S
东方电气
S
运达股份
S
三一重能
工分
1.3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