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医保专家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6-21 22:16:39

Q:调整范围?

2022 年6 月30 日前新通用名上市药品、适应症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基药目录;

鼓励纳入《首批、第二批、第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第一批、第二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药品。


Q:工作程序?

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公布结果 5 个阶段。准备阶段为2022 年5-6 月,申报阶段为2022 年7-8 月,专家评审阶段为2022 年8 月,谈判阶段为2022 年9-10 月,公布结果阶段为2022 年11 月。


Q:专家构成?

1)评审专家、测算专家、谈判专家,评审专家分为综合组专家和专业组专家;2)综合组专家由药学、临床、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工伤专家组成;3)专业组专家由相关学术团体和行业学(协)会推荐;4)测算专家由医保管理、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5)谈判专家由医保部门代表以及相关专家组成。


Q:新增纳入鼓励儿童药物、仿制药、罕见病用药?

儿童用药未来是面临医保、基药纳入的双重利好,是未来目录调整的方向。国内罕见药上市获批大概有60余种,其中40余种已经纳入国家药品目录,涉及到的病种包括肺动脉高压、帕金森症、血友病等。随后罕见病用药会越来越多纳入医保范围,所以有这方面相关的企业可以多关注。


Q:纳入常规目录管理的药,一方面是非独家上市的,另外一方面是在协议期内没有对医保带来更多增量支出的药品,可以这样理解吗?

可以,两个协议期没有调整支付标准,没有给医保基金的支出带来压力,过4年市场的验证,价格的标准和支付范围符合预期,会纳入常规目录管理。


Q:PD-1续约或重谈,它面临的情景是什么?对应的降幅是怎么样的?如何利用新的规则形成预期?

一方面考虑预算增幅合理度问题,预估值不能超过2倍,如果A值不大于110%,相对来说可能谈判更占优势。此外,新增适应症的预算增量也要考虑。


Q:关于比值A,另外一个指标是医保基金实际支出,现在医保能拿到对某一个品种支出多少钱的数据?

开展医保目录谈判,针对某项药品会统计,即通过医保系统报销某一个品种的药物时,医保局能够把支付相关的数据提取出来,实际支出数据全国联网,可以从系统直接抓取。如果没有进入医保目录,需要卫健部门统计。


Q:每个协议周期都会形成新的医保支付标准、预估值,如此循环往复?

是的,药品价格、市场格局、患者数量在发生变化,受到供应链、市场环境等影响,每个周期对应销售预期在变化,预估值也会变化;

预估值是每个续约/谈判周期的启始阶段,根据确定的支付标准,测算预计带来的基金支出。每一次调整支付标准,预估值也会更新,第四年的预估值根据新的周期测算。


Q:如何预测一款产品的降幅?

PD-1在2022年谈判的降幅,假设某PD-1今年续约,医保局抓出对PD-1支付的数据且A值没有超过200%,不新增适应症,医保局支付10亿,预估值是8亿,A值为1.25,对应5个点的降幅,形成支付标准1;如果调整支付范围,B<100%,且医保支出不超2亿,降幅可以控制在15%,基于支付标准1,形成支付标准2。


Q:如何理解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医保系统预留弹性空间,重大变化指在治疗领域中价格和治疗费用明显偏高,虽然药品已经进入协议期,支付标准确定了,但是类似治疗功能的药品有大幅度降价,药品市场价格高于价值,这个时候医保不能再按照之前协议的价格续约。

目前简易续约为新规则,如何衡量还没有统一口径,同疾病领域治疗药物,或者治疗功能相同或者相似,支付标准/价差不宜过大(50%),可能算是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Q:PD-1/-L1之间算是同一个市场吗?

对于同类、同治疗领域的药品,如果说价格差异比较高的话,要进行测算和评审。PD1不能完全算是同一个疾病领域的药物,需要专家进一步评估。


Q:假如说有一些原研不想进,维持高价继续推广,国产可以主动去申请进入医保目录,并且把整个支付标准带的更低一些去抢占市场?

可以,是国家战略层面鼓励的方向,国产原研药价格一般都低于进口的药品,支持国产原研药、中药的发展。


Q:有关简易续约产品降幅,某产品比值A小于110%,但预算支出大于2亿,会降价吗?文件中写到当比值A小于110%,无论实际支出是多少,支付标准均不做调整。

2亿之内都按上面4个比例去调整降幅,超过2亿的在上面比例基础上再增加。


Q:重新谈判的降幅会比简易续约的降幅更大?

不好轻易下判断,年度谈判也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比如成本问题、市场需求问题、供应链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品的价格和降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Q:进医保目录药品,即便是药品成本上升,提价就比较难了吧?

进医保目录范围之内,在协议期之内必须按照医保支付标准去支付,不存在涨价的问题。


Q:在相同领域有不同机制的药物,这些药物趋向于相似的支付标准水平吗?

如果是同一领域治疗功能相似或者相同的,市场价格差别较大,医保基金从节约的角度考虑,一定会选择价格低的药品。市场价格差异大让市场调节,医保支付标准趋向统一。


Q:在同一个疾病领域,如果说药品在功能或者疗效上有提升,能去定相对更高的医保支付标准吗?

可以,要经过评审,功能发生变化,对应的价格和价值如何,要经过卫生经济学的专家从技术上进行评审、审核。


Q:关于非独家品种定价规则,如果5家企业只有1家企业报了不高于支付价格,是不是这5家企业的品种,全部都得按照比较低的价格去支付?

是的。


Q:关于流程的问题,今年方案在评审环节把时间压缩在8月份,和之前的方案比,去年走了三轮评审,综合论证、专业组论证、综合组论证,今年的方案没有写的很明确,是不是意味着不走三轮了?

还是走三轮,按照综合组、专业组、再综合组论证,只是效率提高,时间上有所压缩。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恒瑞医药
工分
1.5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祸兮福所倚
    关灯吃面
    只看TA
    2022-06-21 23:12
    好东西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