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科锐国际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05-10 23:03:08

一、董事长发言 环境发生了变化,有技术的变化、客户的变化、竞争格局 的变化。2022年人事部统计产业变化,机构数和行业从业 人数增加,但是营业收入仍维持在2.5亿,行业竞争愈发激 烈。 科锐持续夯实几大策略: 1、科技赋能 科锐在上市前和上市后一直在投入科技,发展线上,目的 拓宽客户群,从头部大客户拓展到高质量腰部客户,通过 线上的流量进一步帮助客户把科锐线下的产品链接进去。 科锐的数字化转型,第一是高质量的流量,以减少获客成 本;第二是通过自身的能力和伙伴的能力去深度链接高质 量的腰部客户。 2、国际化路线 科锐一直在走国际化路线,完成了一些自建和并购,尤其 在过去三年中发展海外业务。和客户一起走向国际化,进 而带动中国的人力资源行业国际化的成长。 二、业绩回顾 科锐在2022年完成了九十多亿的业务,同比增长29%,归 母净利润2.91,增长15.11%,扣非归母净利润2.35,增长 11.68%。良好的业绩源于国内的深耕与海外业务的发展。 (1)千人千岗:人才快速的复用,例如风电工程师同样 可以担任核电、智能制造、IDC充电桩、云维护的工作。 科锐将不断深挖岗位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深度,实现岗 位的垂直。 (2)商圈垂直:即覆盖同一地区产业链相关的企业。科 锐过去聚焦于大客户,带来了稳定的业务,但是失去了很 多高发展速度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灵活用工的需求不 多,但将来基于商圈的重度垂直带来的需求和业务将完全 不同。 (3)科技赋能:对于商圈客户、客户需求、职位变化的 分析需要更多技术,科锐希望在深耕服务大客户的基础之 上,广泛链接专精特性、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 过去一年,科锐给客户成功推荐的中高端岗、管理岗和专 业技术人才接近2万人,年度管理的外包员工超过32700 人,累计派出人员36.9万人次。 22年第四季度,科锐自有的招聘专业的顾问及技术人员 3000多人,注册的生态合作伙伴9600余家,注册的交付 顾问及经纪人是88600余人,平台认证的企业25000余 家。22年整年,贡献收入的客户6570余家,其中民营 56.78%、外资合资28.66%、政府机关国有事业单位 14.56%;运营招聘岗位142000余个岗位。科锐目标助力 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往国有央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海外业务: 科锐海外收入占总营收25%,拥有300多个海外顾问, 100多家全球的分支机构。重点突破了高科技、大健康、 金融科技、汽车新能源智能制造、变革转型。金融科技方 面,科锐和国有机构建立深层合作关系;大健康方面,依 托于investigal在英美的网络,帮助中国大健康企业出 海;汽车方面,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变革转型,利用经 验和资源,赋能中国大量企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垂直领域招聘平台: 通过数据追踪、精准匹配,形成了医脉同道、零售同道, 还有数科同道。数科同道是最先专注于嵌入式软件的研发 人员,零售同道专注于店员。注册已认证的企业事务在 23Q1已经达到了13000家,同比提升超过100%,即广泛 链接客户、深度链接客户;23Q1注册企业用户数达到 47700多人,22Q1只有17000多人;活跃候选人数23Q1 打到你146万人,同比翻倍,并且通过标签管理提高人选 价值;运营岗位从22Q1的37000多个增加到23Q1的 68000多个,垂直招聘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互联平台: 禾蛙平台对于整合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22Q1注册合作 伙伴是6000多家,到23Q1是10054家,22Q4的时候 9606家;注册的交付顾问人数从22Q1的61000多人到 23Q1的91000多人;参与的顾问从22Q1的746人到今年 Q1的1671人。 三、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产品构建 科锐在技术上的投入从20年的5000多万到21年的1.1个 亿,到22年的1.7个亿,不断加强数字化开发。(一段现 场演示看板系统和数据系统)核心是解决基础设施问题, 去年已初步实现数据的集中化管理,进一步将通过数据标 签实现链式匹配。 四、财务解读: 2022 年科锐集团实现了营业收入90. 92 亿元,同比增长 29. 69%;22 年归母净利润是 2. 91亿元/+15. 1%; 22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额由去年的净流出 4273 万元,转为净流入 3. 37 亿元,净活动净流量现金显著增 加。 22年海外业务收入增幅达到51.91%,新技术业务增幅 77.98%,基本每股收益1.4851元,稀释每股收益1.4813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8%,总资产总额37.48亿 元。研发投入1.01亿元,包含研发投入的技术板块总投入 1.76亿元。 23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23.93亿元/+9.17%;归母净利 润3330万元/-37.0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 1.0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26亿元;集团研发投入 2481万元,包含研发投入的技术板块总投入5341万元。 2023 年公司整体的盈利表现主要受业务的季节性因素, 以及疫情和春节对于招聘对外包业务的一次性影响出现了 下降。 23一季度解读:收入层面上同比增长了9. 17,分业务线猎 头下降34%,招聘流程外包业务下降50%,然而灵工用工 业务同比增长了15%。海外业务板块增长22%,其中灵活 用工增长超过30%。技术板块仍然保持跟去年一样的增 速,超过80%。 今年一季度收入的压力来自于:(1)去年四季度受疫情 影响,一些业务延期,今年一季度本身季节性来说是淡 季,叠加导致业务下降;(2)灵活用工增长不及预期, 大部分外包员工春节回家过年,年假叠加病假导致收入端 没有达到预期。但数据上来看,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 度,每个月的新增职位数和新增offer 数据,包括外包员 工新增职位与入职都在逐渐恢复,所以对于未来增长有信 心。 五、QA环节: Q:一季度毛利率表现异常,拆分业务线来看,哪些业务 线受影响大?如何看待毛利在Q2后的变化趋势? A: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供需最弱的季度,延续到了今年 的一二月份,以及全国人民生病及休假影响,体现在了去 年的12月份和今年的一二月份。今年3月份以后已有显著 改善。 其实22年前三季度,新增的职位始终维持在6000-7000左 右的较高水平,23第一季度的新增职位需求已经达到了去 年同期的75%的水平。 从需求端可以看出增长已陆续显示出来,Q1收入增长 15%,预计Q2收入端也将持续增长。对于盈利性,Q1的 盈利下滑主要由于偶发性事件,从4月5月来看,Q2的盈 利相对很好。此外,22年的经营净现金流在3个多亿, 23Q1经营净现金流也有同比增长,因此整体现金流情况 很好。 整个行业来看,猎头业务整体下滑,行业付费客户减少。 但科锐收费客户增加5%以上,主要源于高质量腰部客户, 表明高质量流量和产业互联的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 Q:业务层面提升了触达多元客户的能力,那目前客户结 构中大中型的客户和长尾客户占比表现如何?两类客户盈 利性上面有什么区别? A:通过线上和线下的配合,科锐触达的客户和服务的合 同数都有明显增长。岗位和产业随着时间阶段以及生命周 期都会改变,关键是通过技术服务援助客户。 Q:全球化方面,如何看待接下来investigo方面的战略? 科锐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有哪些优势?会遇到哪些挑战? A:全球化是科锐四大战略之一。一方面,全球化过程中 能够和客户一起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全球化布局,帮助 国内企业把海外的高端人才引进来。科锐从2018年开始并 购整合investigo,合作过程中快速增长是因为文化契合, 符合另一个战略“一群人” 。 海外业务中对于重要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时,部分科锐无法 独立完成的内容,可以通过禾蛙平台以及生态圈,和战略 合作伙伴一起帮助客户完成服务。 过去十几年科锐不断积累国际化服务的经验,希望效仿知 名人力资源公司,伴随着本国大企业出海的过程中扩大全 球影响。科锐会按照基本的战略做国际化的新布局以及并 购标的的推进,后续还会做更多的计划和进展。 Q:从结构上分析一下现在中国经济的恢复程度,或者说 经济的结构到底是怎么样?能不能给一些长时间的数据, 比如19年怎么样? A:和investigo国际化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整个产业 现在还比较粗放。从粗放到精细化中,需要针对市场的变 化做证券的选择。科锐除了夯实基于解决方案的客户,需 要从招聘的供需关系选择岗位。科锐尤其通过技术、数据 去判断供需关系。科锐需要创新服务,同时想出未来的岗 位在行业、区域的布局,作出正确的判断。我认为一定是 向研发、高精端的方面走,科锐在研发的领域中有深挖的 地方。然后尽可能去找出全通岗,即各个行业都需要该技 能的岗位。 Q:科锐的技术投入也有几年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过程 中,技术投入的规模结构如何?以及什么时候能够在结果 上体现出技术投入对财务效率的提升? A:科锐的技术投入目标很清晰,就是触达和链接想要的 客户群,十万家就够了。对于技术平台,不管是今天的 chatgpt还是过去的web3.0,最终还要落到应用层面、去 解决分账机制等实际问题。从科锐的角度就是积极地拥抱 技术,同时要做一看三望五,不能盲目投入。Chatgpt一 两个季度内不能影响科锐,技术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 组织的变革能力,将技术融入企业内部。 技术投入的35%用于内部的数字化、信息化过程,65%用 于数字化产品建设。过去两年,科锐内部的系统搭建、内 部运营看板、内部系统的数据链接已经做得非常充分,各 个业务线之间的打通、获客、招聘提效,都在按计划持续 推进。数字化产品已和线下的服务形成了有机结合的生 态,疫情期间协同作用已经能明显发挥,之后会按照既定 的节奏往下推进,未来大家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创新产品。 Q:科锐在客户结构上有持续迭代,比如国企的项目不断 增多。请问在拓展国企客户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科锐的 优势,包括合作上的变化?以及和此前拓展媒体客户相 比,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A:目前仅有15%客户来自政府央企,期望能提高政府央 企的比例,这就需要建立符合政府客户的核心的能力。科 锐需要不断获取政府客户的信任,建立起服务他们的交付 能力。科锐最早96年100%都是外资客户,目前民营客户 过去十年占比重50%以上,巨大的提升表现出科锐的学习 能力,所以有信心提高国企比例,但确实这个比例持续了 一段时间。 这里可能和市场化需求有关,近几年体制内才开始有高端 的管理岗位、技术变革岗位可以从外部吸引人才,科锐才 开始介入市场。科锐内部很关注企业客户的结构变化,也 时刻关注市场供需的变化,随着市场供需来走。科锐支持 军运会、大运会,加深了对国有企业、政府的理解。科锐 将不断学习国企央企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与民营企业的灵 活性结合在一起,往产业合作、生态合作的方面去引导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科锐国际
工分
1.8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